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法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8-21 阅读:( )

  杨剑昕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江苏 南京,210013)

  【摘要】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舞蹈教育早期是专业型舞蹈人才培养的教育方法,这种舞蹈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舞蹈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法现状,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舞蹈教育;人才培养;舞蹈人才

  当今国际发展的趋势是文化经贸全球化、社会信息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经济的竞争,逐渐延伸至价值观、艺术、文化的竞争。发达国家的艺术与文化在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的支撑下,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渐传至世界各个国家,影响着其他国家的艺术与文化的发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要想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就要加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其中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是应该得到普及发展的,因此,根据我国舞蹈人才培养现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舞蹈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法,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1 我国舞蹈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法现状

  1.1 我国舞蹈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舞蹈教育事业得到很快的发展,舞蹈院校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已经有南京舞蹈戏剧学校、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广东舞蹈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众多名校开设了舞蹈系。这些舞蹈学校的舞蹈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使我国舞蹈教育工作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的舞蹈人才与优秀的舞蹈作品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的舞蹈家有杨丽萍、侯宏澜 等,比较有代表的舞蹈作品有《东方红》、《藏谜》、《云南印象》、《中国红》、《千手观音》等。这些舞蹈家与舞蹈作品分属于不同的风格与类别,可见我国舞蹈发展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1.2 我国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的舞蹈教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舞蹈教育模式最早沿袭的是苏联的舞蹈教育模式,即专业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具备舞蹈专业素养的“高、精、尖”的舞蹈人才是这种舞蹈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在学校逐渐重视素质教育之后,各类普通院校也逐渐有了“舞蹈特长生”这种艺术教育模式,但是这种舞蹈特长生的模式对学生的表演天赋、身体素质以及身材比例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被选拔出的特长生也是会被培养为精英型的舞蹈人才。因此,我国的舞蹈教育一直针对的是专业人才开展的教育,教育面窄,没有和数学、语文、英语一样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部分,而是成为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文化,成为一种降低分数进入名牌大学的捷径。

  1.3 多专业、多层次的反向舞蹈教育

  目前我国舞蹈教育方法是专业细化、层次分明的多专业、多层次的反向舞蹈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舞蹈人才有着相同的舞蹈动作,相同的舞蹈表情,限制了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很明显这种舞蹈教育模式对专业的细化并不能很好地传承舞蹈艺术,使得舞蹈艺术与群众生活脱节,成为了曲高和寡的艺术。这种舞蹈教育方法培养出的舞蹈人才不是舞蹈艺术的接班人,而是舞蹈表演人才,可见,这种脱离群众、脱离实践、僵化的舞蹈人才培养方式是错误的。

  2中国舞蹈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法的改进建议

  2.1 社会方面的改进建议

  要想克服目前我国舞蹈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弊端,摆脱僵化的细分模式,充分发挥舞蹈教育的作用,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社会方面就要在培养专业型舞蹈人才的前提下,开展普及型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舞蹈是一种艺术文化,而文化离了人民群众,就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与持久的生机。因此,培养普及型的舞蹈人才,能够使舞蹈这种艺术文化深深地根植在人民群众的心中。舞蹈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舞蹈者的艺术思维,还能锻炼身体,提高其艺术的思考能力与想象能力,所以,在全社会开展普及型的舞蹈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首先,需要对舞蹈教育在全社会进行普及,为更多的人提供可以接受到专业舞蹈教育的机会;其次,专业型舞蹈人才的培养与普及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在全社会的舞蹈教育中共同推进,为社会培养各种类型的舞蹈人才。在向社会大众说明舞蹈重要性的同时,要丰富舞蹈教育资源,改进舞蹈教育设施。

  2.2 学校方面的改进建议

  面对社会方面的普及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方法,学校要相应地做好教育支持,也就是学校要改变之前培养专业型、精英型舞蹈人才的教育理念,不仅开设培养专业型舞蹈人才的课程,还要开设培养普及型舞蹈人才的课程。为了让更多的人对舞蹈有相应的了解,让民众喜爱舞蹈,学校要在民众心中树立正确的舞蹈意识。学校可以针对不是舞蹈专业的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舞蹈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舞蹈教师的工作动力,还能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学校要对素质教育深入贯彻,改革舞蹈课程,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开展除舞蹈专业知识之外的各种文化课、理论课,在保障舞蹈专业的学生掌握舞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拥有优秀的文化素养,这样能够帮助舞蹈者更好地对舞蹈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成为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

  2.3 教师与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建议

  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有效的舞蹈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更好地舞蹈教育,培养更优秀的舞蹈人才。当今中国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关注舞蹈技巧与舞蹈基本功,对学生有一定的强制性,导致专业舞蹈比赛上舞蹈演员们能够在悲伤的音乐下做出高难度的肢体动作,但是面部表情是僵硬的微笑,这样的舞蹈表演虽然肢体动作水平比较高,但是总体而言是失败的表演。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把大部分精力、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对动作的演示上,而鲜有考虑舞蹈者的表情应该如何去表现舞蹈内含的情感,也很少去考虑应该如何对舞蹈进行创新。然而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解放肢体是舞蹈的真正内涵,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模仿,而是要鼓励学生在表演舞蹈的时候要发展个性,努力创新。

  舞蹈教师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舞蹈教育中所提倡的“在自由中创新,在交流中进步”的教育理念,在上课的时候不要只对动作进行讲解,还要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沟通与互动,根据情商管理学、心理学等有关科学,利用发散性思维、头脑风暴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力与想象力,为我国培养具有专业舞蹈素质、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高水平的舞蹈人才。

  2.4 学生方面的建议

  对于学生而言,要丰富自身的舞蹈知识,强化对舞蹈内涵的认知、对舞蹈技巧的理解,对自己进行严格地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与综合素质。只有精通舞蹈专业课程、具备全方面的知识素养、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舞蹈者,因此,舞蹈者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对舞蹈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舞蹈所包含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做一个“德艺双馨、文舞相融”的优秀的舞蹈人才。若是一个人在学习完舞蹈之后,只是学到了舞蹈外在的形,只会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对舞蹈的内涵完全不了解,其在走入社会利用舞蹈表演塑造各种人物的时候,就会由于艺术感染力不够而失败。因此,学生本身要用艺术家、舞蹈家的高标准对自己严加要求,做到艺术水平、舞蹈水平、知识水平的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 小结

  我国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法在过去几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也逐渐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与风格的舞蹈,包括古典舞蹈与民族舞等,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舞蹈人才培养方法,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水平更高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璟.浅谈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魅力中国,2010,(24):127-128.

  [2]刘维元.浅析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184-186.

  [3]张帆.浅谈中国民间舞蹈教育中"厚基础、宽口径"人才的培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0):64-65.

  [4]高镀.中国民族民间舞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5):5-8.

上一篇: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实践

下一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发挥校友资源的优势作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