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在探究性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0-08 阅读:( )

  甘肃省崇信县第二中学 刘林利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培养,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的发育,阅历的扩展、社会经验的丰富、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严重的甚至发展为心理疾患。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时代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生物探究性实验具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在探究性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采取以下方法效果甚佳。

  一、挖掘探究性实验中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生物探究性实验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教师应深入的挖掘、拓展和利用,丰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例如《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调查、《向盲人献爱心》的实践活动、《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的探究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创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创设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教师应该创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创建要求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对老师提出批评。创造出一种平等交流、自由表达思想的心理环境和探究实验的民主气氛。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同时及时发现和排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存在各种缺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心理比较脆弱,他们性格比较孤僻,受到压抑易失去平衡。教师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提高学生的自信,鼓励他们积极进取。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而生物“课外实践”、“调查”、“制作”、“设计”等课外实验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生物课外探究活动为教师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老师应充分的利用课外活动的机会,用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生物课外探究性活动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具有实验场所灵活多样、实验周期长、实验影响因素多、实验都是综合性的、实验难度大的特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课外探究性活动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发挥特长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生物课外探究活动中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接触自然、社会。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在自然环境中同学们之间能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同学之间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四、利用开放性评价方式,抓住随时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由于生物探究性实验大多数是开放性的,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多,实验的结果也就没有严格的对错。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要求。对学生评价中及时抓住随时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对成功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少用否定性的评价。以强化其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

  上面是我的粗浅的看法,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生物探究性实验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生物教师共同积极的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心灵的晴天。

上一篇:运用问题驱动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

下一篇:初中物理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