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1-18 阅读:( )

  甘肃省渭源县第二幼儿园 井小花

  关键词 幼儿 良好 行为习惯 培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成为测量和评价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需求。幼儿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总结和感悟,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注重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1、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关心,老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和教育孩子。老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比如:教师看到书架上掉了很多书,就可以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掉在地上了,你们是喜欢看干净的书呢还是喜欢看不干净的书呀?”然后当着小朋友们的面把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放回书架上。此后有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小朋友们就会很自觉地争着捡书。类似的扶起倒地的椅子,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

  2、寓教于乐的必然性。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如教育孩子讲卫生、爱清洁,不乱丢果皮纸屑,设计了系列活动:“吃了东西为什么要漱口?”、“毛毛的袖口”、“果皮应该放哪里?”、“驼背的大拇指”等,运用直观的教具、模具、木偶表演、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幼儿对良好的生活卫生有比较具体的理性认识。

  3、个别教育的必要性。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研究影响遵守常规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比如我们班上有一名幼儿叫苗苗睡觉时总有个习惯,就是手里要拽着被角才能入睡。到了幼儿园以后,她外婆要求老师帮着改掉她的坏习惯。开始时,老师不让她拽被角,她中午简直无法入睡,后来,有一天我对她说,被角太脏了,有细菌,你看小朋友都不拽的,渐渐地她就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二、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为幼儿树立榜样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下课我无意中走进教室,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老师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三、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巩固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的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的习惯,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老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在墙报上挂上小红花,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由于幼儿年龄小,每天评比一次效果较好。如为了养成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常规要求,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家园共育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保障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我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在班中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时,我会及时找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在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是不对的,父母在家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孩子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这样孩子还是会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例如在培养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与合作”时,我主张家长在家里也应同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与父母分享食物,与邻居的小朋友合作游戏等,使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下一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