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关于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1-28 阅读:( )

  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数学教育类课程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以培养师范生能将数学的学术性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知识、形成驾驭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为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类课程。

  一、加快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整合步伐

  我国高师院校在数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数学教育类课程与公共类教育理论课程两大类,虽然这些课程具体的教学任务不同,相对是独立的,但它们理论知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同时教学目标也是一致的,因此这些课程应当被看做是一个整体。鉴于这类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多的相融性,我们可以把这几门课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改革,将各门课程视为整体中的一部分,把《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与《数学教育学》、《中学数学研究》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将公共类教育课程中一般理论与数学教育中的理论进行整合,让师范生体会到一般理论与特殊理论之间的异同之处,减少课程中交叉重叠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需要增加教育实践性课程开设,并将教育理论类课程与实践技能类课程有机的整合起来,加强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际技能的训练,重视学生个人实际技能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使其形成较完善的教师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技能类课程强调课程知识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主要由教育技能模块和教学实践模块组成,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的一类课程,重点学习和掌握从事教育实践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知识:如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文献检索、CAI课件制作、几何画板、教育实习指导、教育课题研究训练、论文写作等一系列有关教育技能和教育实践必修课或选修课。这些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学、中学数学研究等众多涉及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在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知识经验才能对他们日后的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改进教学模式,促进评价方式多元化发展

  在数学教育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有关知识理论类课程,我们迫切需要改变以往单一性知识传授的模式,要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优化教学设计,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知识讲授,而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教学的媒体和教具,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加强对师范生实际技能的训练,具体可以采取如下的一些方式:观看优秀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组织课堂分组讨论交流、围绕某一教育理论或现象开展辩论会、举办读书报告会、开展课堂模拟教学、到中小学实地观摩教学等等。此外,数学教育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需要不断完善,多元化发展。在课程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学习能力、态度、表现、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根据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确定考试内容,采取不同评价方法。一般教育理论课程通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记忆理解的考查,而对于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并不知晓。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样的评价方式,如笔试(分开卷、闭卷)、撰写课程小论文,课堂和课外作业、口试、作读书报告、撰写小课题研究论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撰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等多种方式,并评定相应的分数,每门课程可以选择其中几项组合起来成为本课程的考核内容。

  三、丰富数学教育类课程门类,形成全方位的知识网络

  为适应21世纪师范人才培养的需要,除了要将基础性的数学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不断地整合、完善外,还需要构建更为宽泛的课程体系,补充、完善原有的课程体系。由此,数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类课程还应开设诸如《数学思想方法论》一一突出方法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数学发现和问题解决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史》一一学习数学家是怎样发现数学、发展数学,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要事件、重要的人物和重要成果,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一一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掌握实用于数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以及课件的制作等;《近现代数学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一一用高等数学的思想和观点分析处理中学数学的内容,深刻理解中学数学的理论,认识数学的本质。

  总之,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必然之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大众音乐文化生活需求下的高师声乐教育的反思

下一篇:对高师公共美术教育中实用美术课程的特殊性认识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