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关于提升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对策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1-20 阅读:( )

  山西大学 刘燕 030000

  作者简介:姓名:刘燕 年龄:24 性别:女 所在地:山西省太原市 山西大学 职务:学生 研究方向:农村女性社会学

  【关键字】

  农村女性婚姻移民 社会适应 社会交往网络

  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逐步松动,跨区域的婚姻也随之增加,女性的婚姻迁移也在逐渐增多。和其他迁移形式不同的是,女性的婚姻移民具有“媳妇”和“移民”的双重外来者性质。我国一直以来奉行父权制,“男婚女嫁”,“从夫居”的传统,即女性,在结婚后绝大部分是要离开原有生活环境到丈夫家生活。在农村,同质性较强的乡土氛围中,结婚前如果女性来自其他地区(县级区域以外),这时这个女性就会被称为“外来媳妇”来区别她的特殊身份。大多数学者将“农村外来媳妇”称为“农村女性婚姻移民”。农村地区人口同质强,对于外来媳妇没有城市那么高的接受和容纳力,往往带有偏见性和歧视态度。农村外来媳妇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遇到不适应,不能与新的环境形成和谐融洽的状态,从而引发心理和行为的失调,影响其婚姻幸福感以及家庭的和谐程度。

  近年来,学者们关于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迁移的趋势、推拉力原因、人口特征、迁移家庭的婚姻质量以及家庭关系、对于迁移女性和社会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关于社会适应研究的主体包含农民工、三江源生态移民、城中村搬迁改造移民、大学生、留守儿童。虽然这两者的研究较多,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从中国知网上键入农村婚姻移民社会适应进行搜索,搜索出的文章仅仅有邓晓梅的三篇,陶莉的一篇硕士论文,还有李松柏和景晓芬共同完成的一篇,其研究的视角为社会整合与融合,研究地区为东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发达农村地区。在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外来媳妇的社会适应研究较少的情况下,对于外来媳妇的适应研究不但可以补充丰富我国现有的移民研究,也可以通过其社会适应来反思其他移民的社会适应。同时,外来媳妇社会适应的考察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当代中国妇女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心态。

  从笔者的实地调查来看,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交往网络的缺失,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也包括其自身建构社会交往网络能力的缺失。

  一、建立正式社会关系网络支持体系

  (一)政府机构高度重视并承担相应责任

  农村女性婚姻移民是我国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而且相对于其他迁移群体来说,具有“媳妇”和“移民”的双重外来性质,有着独有的社会适应困境,政府机构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与支持,充分认识到其社会适应的重要性以及不良社会适应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主动关注他们的生活、就业状况。除了高度重视外,更重要的是积极承担相应责任,帮助其进行有效的社会适应。政府机构应:

  第一,应建立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管理系统。这些女性的迁出地范围广,迁入村落不集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不同,因此,建立管理系统应迁出地、迁入地的各级民政、妇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相互合作,互联互通,建立相应的档案,找出其中的管理疏漏,共同协力解决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社会适应的问题。

  第二,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畅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从调查来看,农村女性婚姻移民大都受教育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且缺乏就业信息获得渠道。政府应该根据她们的具体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比如,对于想要自己创业的女性,提供关于创业、融资、贷款、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想要去本地厂矿工作的女性,提供关于厂矿所需技能的培训。开设权威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严格监察虚假信息传播,防止上当受骗,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开设专门就业信息发布公众号,层层传达,确保农村女性婚姻移民及时关注,及时获得正确的就业信息。

  (二)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作用

  在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村集体组织是最接近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的组织,对她们的社会适应的作用举足轻重。

  首先,主动沟通,了解情况。当农村女性婚姻移民进入到本村以后,村集体组织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经常性地与她们沟通,全方位地了解她们的需求,从而帮助解决经济、生活、心理上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本地的生活,增加幸福指数和心理归属感。

  其次,组织全村参与的集体活动,加强沟通了解,消除偏见。依托本村的文化特色,兴趣爱好,组织文艺表演、棋牌比赛等集体活动,使农村外来媳妇和本村居民能快速认识,在活动中加强沟通,深入了解,让她们真正融入到本村的大集体中,逐渐消除本村人的偏见,加深对外地媳妇是本村居民身份的认同。同时,如果有的农村女性婚姻移民不愿意与很多人交流,性格较为孤僻,可以组织本村女性婚姻移民进行定期交流,让嫁过来时间长或者适应状况良好的媳妇为新来的提供经验和帮助,使她们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再次,营造多元文化氛围。加强宣传,营造开放的氛围,主动引导本村居民跳出“我群”、“我族”和“他群”、“他族”的文化思维模式,减少对其“外地人”、“外来的”等负面认知,以尊重的姿态对待农村女性婚姻移民,让她们感受到被接纳和被尊重。也要引导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积极融入新群体中,理解和认同当地文化,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包容的社区氛围。

  最后,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针对农村女性婚姻移民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对于遇到的婆媳摩擦、就业困难、与本村居民发生矛盾冲突文,内心压抑无法排解等问题,可以提供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家庭关系协调的服务;对于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震惊现象,可以提供当地民俗风情介绍的服务,及时有效的帮助其解决问题,促进其适应,

  二、充分发挥非正式社会交往网络的作用

  非正式社会交往网络是农村女性婚姻移民情感的依托,是温馨的港湾,可以为她们提供情感的支持,与正式社会交往网络良性互通,共同帮助农村女性婚姻移民更好地进行社会适应。

  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的初始社会交往网络要支持她们的决定,理解新时代女性对于爱情的追求,当她们需要倾听时,主动聆听她们内心的声音,减少责备和埋怨,增强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于农村女性婚姻移民在迁入地新建的社会交往网络,要鼎力帮助,应尽力做到:

  其一,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的丈夫和家人要积极协助她们重建社会交往网络。在婚后,其初始社会网络断裂,社会适应的过程也是社会交往网络重建的过程。丈夫及其家人要多带她们与自己的亲戚朋友接触、沟通交流,拓展她们的交往圈子,帮助其快速有效的重建社会交往网络。

  其二,尊重、理解,以真诚的态度接纳农村女性婚姻移民。首先,丈夫及其家人要看到农村女性婚姻移民对自己家庭所作出的牺牲,理解其由于迁移而遭受的压力与困境。其次,站在她们的立场上,理解脱离原生地的孤独与困苦,真诚地接纳她们,帮助她们,共同面对压力,共渡难关。

  其三,向农村女性婚姻移民介绍当地风俗习惯,鼓励并陪伴其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其了解熟悉该地的生活环境,以便于其尽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尊重其原来的饮食习惯、风土人情,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引导其逐渐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建构社会交往网络

  社会适应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迁入地要努力接纳、尽力帮助农村女性婚姻移民,另一方面农村女性婚姻移民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主动融入当地生活。如果仅仅只是迁入地单方面的付出努力,而其自身没有意愿,那么这将会是各种资源的浪费。

  农村女性婚姻移民应做到:

  第一,摆正心态,端正认识。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以向上宽容的姿态对待迁移带来的种种不适应,充分认识到社会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愿意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付出努力,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理性对待家庭矛盾、邻里冲突,增强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第二,敞开心扉,多与家人、朋友交流。一方面,可以缓和婆媳关系,减少家庭矛盾,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加深双方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当地语言,从而逐渐减少语言沟通障碍。我们都知道,年纪稍长的人去外国待一段时间,也可以掌握当地基本语言。只要一种语言成为你生活必须,只要你有心,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在日积月累的中,听懂、学会方言轻而易举。

  第三,扩大社会交往,加快建构社会交往网络。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有主人翁意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决策权,主动与本村村民交往,融洽相处,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消除自己和本地人相互之间的偏见,使村民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主动参与各种就业技能培训,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重新就业,认识结交新的朋友,发展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交往网络,最终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邓晓梅.农村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与时代变迁[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赵丽丽.我国女性婚姻移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同济大学学报,2007.08(04).

  [3]程广帅,万能.农村女性婚姻迁移人口的成因及影响[J].西北人口,2003.(04).

  [4]谭琳,柯林清.目前中国女性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J]南方人口,1998.(02).

  [5]孙琼茹.婚姻:农村女性迁移的跷跷板——农村女性婚姻迁移的原因[J]青年探索,2004.(06).

  [6]谭琳.农村女性婚姻迁入对迁入地社区发展的影响——关于张家港五个镇婚姻迁入的调查报告[J].南方人口,1999.(01).

  [7]仰和芝.农村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姻稳定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

  [8]周建芳.农村外来婚配与本地婚配夫妇婚姻质量比较研究[J]博士论坛,2102.(04).

  [9]黄润龙.江苏省外来婚嫁女的婚姻状态与观念[J]人口与经济,2002.(2).

  [10]沈文婕,风笑天.城里的农村媳妇:弄寻女性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2).

  [11]韦艳,段婷婷.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的社会融合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九省调查的发现[J]河北大学学报.2016.41(02).

  [12]景晓芬,李松柏.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社会适应差异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3.13(4).

上一篇:当代隔代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加强和规范高校党的组织生活的途径研究 ——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