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历史、唯物、辩证地认识、发展、提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4-04 阅读:(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总结回顾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35年的办学实践,谈些体会和思考,以期我国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越办越好。

  一、实事求是地认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伴随着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而产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然而,由于十年“文革”的破坏,我国职普教育结构严重失衡。统计资料表明,1977年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726.1万人,中专毕业生18.1万人,技工学校毕业生12万人,后两类仅占高中阶段毕业生总数的4%。当年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3.8%[1]。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思路:“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从此拉开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序幕。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培养教师这一环节。为此,1979年1月,国家计委、教育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增设四所技工教育师范学院的请示报告》(计劳[1979]09号),报告受到了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当时13位副总理都在文件传批单上圈阅。报告经国务院批准后,国家劳动总局和教育部于1979年2月26日下发了《关于增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的通知》(79劳总培字7号、79教计字51号),文件指出,国家之所以首先办技工师范学院,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在五六十年代兴办过技工师范学校,有基础;二是当时技工教育承担着多种功能,如加快工业化进程,更为重要的是文革期间约有16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了有效地返城就业,许多企业办起了技工学校,让这些返城知识青年掌握生产技术,尽快上岗就业,加入到国家产业大军;三是当时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国家干部,与高等教育纳入同一轨道进行管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职业高中还处于恢复阶段。

  技工师范教育的产生,开创了新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先河,国家劳动总局1980年9月17日在天津技工师范学院开学典礼的贺信中指出:“技工师范学院的创立是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积极成果,其对于加快建立职业教育网,发展技工培训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劳动总局副局长许法在讲话中说:“技工师范学院是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院校,这一类的高等院校在我国教育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是一种新型的师范学院。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工业专业知识的教育理论的师资人才,这种学院不但含有师范学院的性质,而且具有工业大学的教学内容。”天津市劳动局局长兼天津技工师范学院临时党委书记张高峰讲话指出:“技工师范学院是专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一所高等学校,具有工科院校并兼有师范院校两者的特点。”

  此后,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和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均把“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各地“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也要积极兴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被纳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战略之中。可见,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党和国家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职业教育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

  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国家战略、国家意志,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从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担当,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抓住“如何办出特色,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本质,把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看作是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普通师范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来认识。

  如何办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建校初期,为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在1982年和1986年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技工学校现状调查,走访了全国11省3市和60多所技工学校及主管部门,了解技工学校教育特点、师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一体化”教师的培养目标,即既能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为学校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办学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技工学校对生产实习教师的大量需求,经劳动人事部同意,从1984年起学院开始探索招收技校毕业生开办二年制专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并进行单独考试试点。1986年4月12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劳动部下达《关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招收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单独考试的通知》,1986年和1987年学校又进行了招收优秀技校毕业生编入高中生源本科班学习的实验,1988年招收技工学校毕业生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此后,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技校生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双证书”教育制度,即培养的学生既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又有技术等级证书,使一体化教师培养目标得以落实。1996年,我国首批既取得大学毕业证书又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双高”人才从学校走出,学校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称为“培养双高学历人才第一校”。1997年“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教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从此“双证书、一体化”成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职业学校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学校不断加强职教师资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技校生源的毕业生技能水平到达技师水平,形成了“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技师’”教改成果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尽管这一成果得到了专家和国家的认可,但受传统人才评价标准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许多人不理解“本科+技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类型。从今天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本科+技师“可以说是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类型,是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探索[2]。

上一篇:学前师范教育与幼儿园“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下一篇:免费师范教育的背景分析及现实思考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