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文化艺术类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4-25 阅读:( )

  李少慧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 400020)

  关键词:大学语文;团队建设;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逐步开始注重学科团队建设,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均取得了有效进展。尤其是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处于蓬勃发展状态。

  但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尤其是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学科融合性都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个性特点:首先,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集人文性、工具性和职业性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竞争力,这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如今课堂教学需要用到课件、图片、动画等各种多媒体素材,教师教学的开展必须要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再次,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涵盖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了解大学语文教师要了解所教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外,艺术类教师也必须要参与进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把关。尤其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新形式课程及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想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遗余力建设一支要涵盖大学语文教师、艺术类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在内的集学科知识为基、艺术涵养作辅、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团队。因此,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重点考虑以下方法:

  1. 内培外引,选拔带头人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整个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运行的掌舵人,在团队中起着管理和组织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学团队带头人的选拔,一是要外引,引进校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有着独特见解和科研能力的人,通过“老带新”和“传帮带”,促进团队其他成员的发展。除了引进必要的新鲜血液之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注重从内部选拔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有责任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有效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影响辐射作用,以期取得带领本团队能够和谐发展的效果。同时,教学团队带头人的选拔,还要注重其先期和后期管理能力培养,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更好地胜任带头、管理工作。

  2. 协调统一,培养教学骨干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一个教师不可能完全精通所教内容,就使得教学骨干的培养难上加难。而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分为四门分课程,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学经典导读、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由本学科或有所长的教师授课,这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在各个科目之间培养多个教学骨干,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本学科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最终实现多门学科协调统一于《大学语文》之中。

  3. 优化数量,老中青结合

  一个教学团队中的成员不宜多,如果成员较多,很容易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或“搭便车”的情况。成员的数量可以根据《大学语文》的性质、教学目标等来确定,如1个带头人,根据分学科选拔4个教学骨干,每个分学科下各有2-3名专业教师,有1-2名相关艺术类教师和1名信息技术教师,这样的组合更容易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更好地促进本团队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团队中各个年龄段的教师数量,合理配备老中青三种不同的年龄结构。

  4. 分析整合,打造校本教材

  大学语文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兼具工具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综合实用能力提升的课程。纵观现今的大学语文教材,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突出了高职教育“实用、够用”及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但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却存在内容安排不尽合理、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所以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中,打造适合文化艺术类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校本教材的水平能够直接反映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因此团队成员之间要各尽其能,通力合作,编写出凸显艺术专业性,实用性与人文性并举,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相互补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然而,任何一个团队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的摸索、探讨和改进。因此,高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融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团队的建立和发展,除了需要在带头人、教学骨干、团队结构和教材建设方面下工夫,还需要各种运行机制的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才能达到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陈晓林.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②李运庆.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方法与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66-68

  ③孙福万,冯立国.开放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从“课程组”到“课程教学团队”[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7(5):24-29

上一篇:新形势下对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