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时间:2016-05-09 阅读:( )
伍虹儒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地方院校;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示码:A
考试是学校评定学生成绩、衡量教学目标、检验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方法,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具有甄别、 诊断、 评价、 选拔、 激励等功能。不同的考试,所发挥的功能有所不同, 国家组织的大型选拔性考试(比如高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等),主要体现的是选拔和甄别的功能;而学校组织的教学考试,主要体现出考试的诊断功能。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规范的考试管理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但是,目前的地方院校教学考试与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考试相比, 还有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地方院校教学考试现状
1、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较少, 考试方式单一。首先, 地方院校教学考试内容主要以教学大纲、 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内容为主, 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水平, 不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的考核。这样的考试, 实质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的范围,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消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有限的知识, 并且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见这种记忆式的考试造成他们知识面狭窄, 学习兴趣低落,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 考试题型主要集中在填空、 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判断、 简述、 计算等客观性题目, 而综合分析、 案例、 实际操作等主观性试题较少, 这样的考试题型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 在考试方式上, 主要是闭卷、 笔试、 理论考核, 而开卷、 口试、 答辩、 技能操作、 实践能力考查较少, 这种较为单一性的考试方式, 不利于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挖掘潜能,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 激发学习的热情, 从而影响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评价方式不科学, 强化考试的功利性。长久以来, 家长、教师、 学校、 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重分数、 重结果, 轻能力、 轻过程的现象。首先, 评价学生的优劣, 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只要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 而不管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状况如何; 评优、 入党, 甚至就业, 都把考试分数作为评定优劣的重要指标, 因此学生为了得到高分, 甚至在考试中作弊, 败坏了考风, 影响了学风。其次, 地方院校大多采取以期末一次性考试作为学生该科的学业成绩的做法, 平时测验和阶段考试很少。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重结果、 轻过程的评价方式。虽然有些课程采取的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 但是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极低, 一般不会超过40%。况且, 这个平时成绩并不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果、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定, 而主要是依据学生上课的出勤率的认定。有的学生采取 “人到教室心在外” 的方式来获取平时成绩的高分。这样一来, 学生的平时成绩差距不大, 最终还得由期末的考试来分胜负。这种评价方式表面看来是在重视过程评定, 而实际上仍然是一种 “换汤不换药” 的重结果评定。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忽视考试的信息反馈, 影响考试诊断功能的发挥。考试集多种功能 (如甄别、 选拔、 评价、 诊断、 导向、 激励等) 于一身。通过考试, 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 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培养中的优势和不足, 进而扬长避短, 从而强化其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考试之后, 教师较少对试卷进行评讲, 教师在阅卷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机会进行弥补, 于是教师在阅卷时只注重判分, 不重视试卷分析, 或者流于形式写写试卷分析报告而已, 较少利用考试反馈的信息来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
二、 现有的地方院校教学考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从上述地方院校教学考试现状来看, 现有的地方院校教学考试, 无论从形式还是方式上都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利于创新型学生建构科学的知识结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不存在离开知识的所谓 “创新” , 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而单纯存在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转换的过程。当然, 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 他的创新能力就越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挥, 关键看他是否具备多元的、 复合的知识结构。地方院校教学考试内容以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为主, 学生为了取得高分或者考试过关, 仅仅只对书本上的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 缺乏相关的拓展和深入的分析, 这就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 限制了学习的范围, 不利于学生建构多元的、 复合的知识结构。如果在考试中增加一些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 创新实验, 那么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强烈的求知欲,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更好地建构多元的、 复合的知识结构。
2、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学生的科研能力。考试本身就具有导向功能, 也就是说考试是一个 “指挥棒” , 教师教什么就考什么;教师考什么, 学生就会学什么, 教师怎么考, 学生就会怎么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要求教育本身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还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进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显示, 地方院校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和死记硬背的能力, 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程度, 培养的是 “知识的搬运工” ,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相应的科学研究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3、不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试以后, 教师和学生不太重视考试的分析、 评价、 总结,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 影响考试诊断、 评价、 激励功能的发挥。考试以后的分析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是师生双方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总结, 而且是在总结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认真分析总结, 找出问题所在, 取长补短, 才能有所提高, 有所创新。
三、 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学考试改革的重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地方院校教学考试已远远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 文章从考试观念、 考试模式、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健全学校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重点, 以适应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1、树立科学的考试观。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理解和运用情况, 并及时反馈结果, 便于教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 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 要摒弃重知识、 轻能力, 重结果、 轻过程的落后考试观, 树立融拓展知识、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新考试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启迪学生的创造性, 鼓励学生大胆怀疑, 敢于批判,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建立科学的考试模式。(1) 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对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 基本方法的考核采用闭卷的形式, 对综合能力、 综合素质的考核多采用开卷的形式。以有效减轻学生学习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 增加对其综合素质、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考核。(2) 笔试、 口试、 写论文和实验(实践) 操作相结合。考试对人才的智能发展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但单一的笔试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 思辨能力、 综合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地方院校的教学考试应把多种考试方法如笔试、 口试、 写论文和实验 (实践) 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试, 以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朝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展。(3) 平时检测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高校应改变所有课程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定胜败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 把学生成绩分散在学习的全过程中, 强调全过程的考试, 使考试更公平、 更合理。(4) 考试命题规范化、 科学化。命题教师在命题前应对当次的考试目标、 题型、 考试内容有个总体设计, 俗称 “命题施工监图” 。考试目标是学生对本课程应具备的能力要求的具体化、 层次化和可测化, 回答了教学考试究竟“考什么” 的问题, 题目的形式则应服从考试内容。试题编好后由命题教师以及命题组各成员仔细审核后方可完稿。在具体的命题工作中, 要重视题型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 要让学生做题时有一个理解、 分析、 比较、 综合的过程; 要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最佳测试点, 做到各种试题之间取长补短。科学化的考题能够达到 “以考导学”“以考促学”“以考导教”“以考促教” 的目的。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极强, 设计合理而科学的考试, 将其作为一种价值导向, 诱导学生为此努力, 并通过考试结果的比较、 评价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性, 促进其奋发进取, 开拓创新。此外, 还要使考后总结工作制度化, 考后总结既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也是实施教研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考后总结制度。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行地方院校教学考试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 对教师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要实现考试内容的能力导向, 教师就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只有这样, 教师才有可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题型, 并具备对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进行客观、 准确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决定了从命题到阅卷的整个过程, 都需要教师投入比传统的闭卷笔试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增加了额外的工作产量。同时, 主观题型考核结果的评价本身也有很大的主观性,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和思想素质, 确保在评分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公正。因此, 学校要鼓励教师们进行再次学习、 进修培训、 参加学术交流等, 使他们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基础上, 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 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能有较大的突破。只有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4、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与其他的教学改革相配套, 需要教师、 学生以及学校的全面支持, 学校应有相应的保障考试改革顺利开展的管理机制。众所周知, 管理出成绩, 管理出效益。而管理机制可以说是管理系统的中枢神经。只要管理机制健全, 管理活动就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因此, 学校要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鼓励教师在教学考试中大胆改革, 锐意创新。同时, 学校应加大人、 财、 物三个方面的投入, 确保教学考试改革的顺利实施,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蔡青.世纪高等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J].广西高教研究,2010(4).
[2] 陈翠微.试论现行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4(2).
[3] 陈海宁.考核偏失: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
[4] 陈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高校的考试改革[J].高教探索, 2015(2).
[5] 程志伟.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15(5).
[6] 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5 .
[7] 范贤超.教育创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联系方式,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下一篇:可持续发展思想与高等教育
平衡训练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55)人喜欢 2018-05-05师范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408)人喜欢 2018-03-16关于高校网络教学的思考
(336)人喜欢 2017-11-25关于农民环境抗争的实证研究
(380)人喜欢 2017-11-22浅谈传统手工艺艺术走出课堂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再思考
(417)人喜欢 2017-11-08浅析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的构建——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428)人喜欢 2017-10-12新时期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创新思路
(277)人喜欢 2017-09-30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现形式与途径
(342)人喜欢 2017-08-10关于外交场合中英汉幽默语言的翻译策略的探讨
(483)人喜欢 2017-07-11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DNX综合素质教育探索
(268)人喜欢 2017-06-20任正非重申英语地位:华为工作语言,你准备好了
2025四川省成都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广东省广州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寓教于乐,2025奇速英语冬令营欢迎你!
奇速英语冬令营,助你英语蜕变的第一站
英语潜能激发:2025奇速英语冬令营,你未曾体验
英语梦想启航:2025奇速英语冬令营,你的第一站
2025湖南省长沙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奇速英语冬令营:让英语学习不再枯燥
奇速英语熊猫研学营思维导图记单词
一个落榜生的醒悟:我的梦想,是手机夺走的!
日常生活必备!21个场景英语词汇总结,收藏记忆
高考英语作文必备的高级句型
走进奇速英语冬令营,体验寒假英语学习新乐趣
2025江西省南昌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里的英语快速提升站
寒假英语集训,奇速冬令营引领学习新风尚
2025福建省福州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浙江省杭州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安徽省合肥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