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现代“熊孩子”的教育策略谈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7-11 阅读:( )

  【摘要】现代“熊孩子”教育之难前所未有,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溺爱,养成了不少恶习。更由于年龄原因,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心中也是只有自我,没有他人。转变他们,一需要爱心,二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从现代教育家李镇西的后进生教育故事中,静心品读,我品出了不少适合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策略:充分了解是教育的基础,择机而动、持之以恒、不断完善是教育的主要策略,追求自管是教育成效的最大保障。

  【关键词】后进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在学校里,几乎每个班都会有几个不好对付的“熊孩子”,他们有的经常迟到;有的时常顶撞老师;有的上课不听,不做作业;有的对同学暴力相向……“熊孩子”古今中外都有,教育良方不少,但现在的“熊孩子”教育挑战性不小:杀不得(打)!凶不得(骂)!冷不得(冷落)!教育难度前所未有。但好方法不是没有,李镇西老师的策略就非常了得!

  “我和万同故事”是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文章中的万同原来就是一个学习不好,纪律糟糕,喜欢打架斗殴,又沾上早恋的“熊孩子”,但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下变成了有爱心求进步的好孩子。细读“我和万同故事”,我不仅被李老师对孩子的爱所感动,更为敬佩李老师的教育策略。

  一、 不急作判断,要调查了解

  我们很多老师在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总是急于告诉他们:你这样做是错误的,是不应该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类“教育”基本上属于废话。因为没有哪个孩子不知道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打架骂人、偷东西这些行为是错误的。看待学生的错误,光有道德视角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视角。正确的做法是研究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是什么力量推动他非这样做不可。搞清他的思路,我们才有可能下次在适当的地方切断他的错误思路,避免他重犯错误。

  万同在开学第一天就拿了同学的随身听,李老师像福尔摩斯一样火速破了案。但当时李老师并没说什么,而是找出了万同的家庭情况登记表仔细研究起来,万同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李老师知道自己与万同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当“新官”为能“烧到三把火的”时候——在正式班委会选举时,万同没有被选上,又恢复了一脸的“痞气”时,李老师就对万同进行了家访,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也知道了万同的“知名度”。

  当万同在上英语课时给同学背上贴糖纸时,李老师在一个周日郊游的机会与万同进行了一次谈话,了解到万同学习的实际情况,知道如果不让他在学习上产生愉悦感,仅仅靠意志来维持良好的纪律,是不可能持久的,决定了万同上课抄小说《烈火金刚》。

  面对万同一次次的犯错,李老师没有对他的行为作是非判断,没有对他发脾气,也没有谴责,而是通知查看资料、家访、谈心等方法了解,就像科学家见到不明飞行物的照片一样,研究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也像医生见到病人一样,通过交谈、检查等手段了解病情。当我们冷静地把孩子的错误当做一个研究对象的时候,我们的反感和厌恶立刻就减轻了。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教师心理健康大有好处。

  二、 不盲目冲动,要选择良机

  有些老师经常犯急躁的毛病,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会立即火冒三丈,非要立马弄个水落石出。这样做,常事与愿违。因为孩子出现问题后,出于自我保护立刻会在心里设下一道防线,准备与即将到来的批评和责骂进行抗争。此时老师向孩子“进攻”,正好落入孩子的“圈套”,就处于被动。在恰当的时候,以孩子喜欢的方式与他交流,这样的教育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万同拿了游贤的随身听,当时李老师并没有对万同进行说教,但在一周后,万同成为为这个新的班集体做的好事最多并得到表扬的时候,李老师才在放学后把万同留下来谈心。告知那天拿了游贤的随身听,游贤就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痛苦。

  后来万同因司婷婷离家出走,李老师在送他回家的路上是这样说的:“大道理我就不多讲了,如果你信任我的话,咱们另抽个时间好好聊聊。”就这样李老师心里一直装着司婷婷那封信,在万同被社会上的人打了之后,感受到同学的温暖,重新上学,各方面的表现明显好转了。李老师觉得时机成熟了,才把万同叫到了办公室,和他进行了真诚的交谈。

  当万同又一次在“无监督考试”中作弊,李老师利用同一天万同脚摔成骨折这一教育时机,将“动之以情”的关心与“晓之以理”的教育融为一体,让万同享受班集体的温暖。直到一个月以后,李老师才在一次班会课上讨论关于万同作弊这件事的处理。

  三、 不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

  下棋的高手动一个棋子,心中已经想了好几步,没水平的棋手才会幻想一招取胜。要解决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老师需要耐心,设计有梯度的办法,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提高。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懂,可是做起来,我们就发现许多老师总是企图一步到位,提出一些孩子眼前根本无法做到的要求。孩子一旦做不到,我们老师可能会更加伤心、失望,或逼着孩子写检查写保证之类的,其实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不对的。教育不是说孩子应该达到我们的要求,而是要帮助孩子达到我们的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难以克服的坏习惯,应该都是多年养成。其实没有哪种习惯的养成是老师说了,孩子就能做到的。必然经过长期的反复,一个行为模式才可能逐渐养成。

  班上第一次试行无人监督考试,万同一人作弊,给了他一个警告处分。李老师让万同自己找了一个帮助人,随时监督、帮助。“帮助人”使万同的纪律明显好转,连续两周班评比“进步最大的同学”,万同都名列榜首。

  初二时,万同又由“纠察员”成了偷盗者,受到了学校严重警告的处分。面对失魂落魄的万同,李老师采用提前布置两个月后的半期作文题:《我为万同的进步而高兴》和《我为万同的退步而痛心》。不仅把万同置于全班的监督之下,又让每一位同学有意识地关注万同的表现。

  半期考试过后,李老师考虑到万同容易反复的特点,又想出了“报喜单”的新措施。这样,每天有“帮助人”,每周有“报喜单”,督促着万同。

上一篇:跨越学科界限丰富学生品质

下一篇:文化引领让学校美丽绽放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