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让语言表达如樟树般蓬蓬勃勃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0-14 阅读:( )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缺少不了教师的引领。故而教师要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且通过有效的方式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让学生尝试探究,继而深入研读,促进他们有效表达深入阅读后的感悟。

  【关键词】引领有效语言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首先,语文教学必须坚定不移地立足语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进而提高人文关怀、智能发展、习惯培养等。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必须围绕“语言学习”这个中心。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的教学主阵地就是课堂,最好的教学素材就是教材。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最大优势,抓住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激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让语文课程真正、有效地致力于语用。本文,笔者就以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为例,例谈教学感受。

  一、 创设机会,搭建表达的平台

  要真正落实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语言表达营造一个浓厚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表达的平台。在这里所强调的语言表达,与平时的口语交际(说话)不同,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表达性。语文课堂正是一个对语言能够强化训练的好平台,语文教师就是一个能够创设机会的好导师。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不断训练的平台,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愿意说。

  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片段一):

  师:一年四季,樟树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樟树会经受哪些磨难呢?

  师:请你也用“无论……还是……”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白雪皑皑,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电闪雷鸣,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常年干旱,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

  我创设了平台,再加之有效的引导,就给学生的表达训练指明了方向。余文森教授曾指出:“一定要实现有效教学。每节课都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变化、进步和提高。”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说”的能力得到提高。那我们就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选取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活动组织,为学生的表达搭建有梯度的平台,让学生的语言表达通过课堂的训练迈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二、 激发兴趣,鼓励表达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和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大胆表达。教师要注重反馈,运用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设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质疑,让学生抒发自我新的感悟和独特体会。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资源,使其表达的欲望得以保持。

  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片段二):

  师: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

  生:我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这句话中的“伸向四面八方”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

  师:你抓住了关键的词语来体会,很不错,“伸得远远的”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让我感觉伸得很远很远。

  师:哦,伸得很远很远,你能不能让你的手臂也伸得远远的,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想向更远处伸去。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视口头表达为乐事,才有可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中积极去表达。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习能力低、回答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时,更要做的是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回答,使这些学生都能够收获表达成功的喜悦。学生肯定不能够完整地将标准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鼓励,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之处,及时鼓励。久而久之,相信这些学生都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且不会放过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的:“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三、 巧妙引导,完善表达的技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其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都会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树立对学习、生活的自信。要真正落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同时,更应该注重方法的引导,将启发式引导交谈在课堂中真正实践。

  (一) 认真倾听

  “善于倾听”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和习惯。不仅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也要学会“善于倾听”。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学到的东西就是单一的、没有创新的。所以倾听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在实践中我主要是从这几方面进行训练的。第一,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即在课堂中要静下心来听教师说,听同学说。要听明白、听完整、听准确,尊重说话人的意见,有歧义时,要积极思考,礼貌回答。第二,培养学生主动听的习惯。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顾及教师、同学说话,或是要教师提醒才听,或是听了经过没听结果。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去听取不同的意见、想法。

  (二) 关注表达

  在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哪一句话最能表现樟树香气永存的品质时,课堂上同学们就抓住了“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也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这句话。随后,我将句子逐句出示“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当它……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让同学们体会文中关联词“即使……仍然……”的巧妙用法,再强调:有时,用上关联词,我们就可以将几句话连在一起说,而且还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关联词语不仅能连接下文,而且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中“共情”的运用

下一篇:知学、好学不如乐学者也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