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基于“四个交通”理念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7-06 阅读:( )

  朱英杰

  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4-2016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交教研1402-79),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5B46)

  作者简介:朱英杰(1983-),女,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就业问题,邮箱:93317513 @qq.com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

  职业素养是指人类从事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是一种综合品质的体现。其内涵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等方面。交通行业提出的 “四个交通”理念,实质是运输事业向建设、管理、运营、服务转型,这意味着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出面向交通事业,能立足行业、紧贴市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交通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职业意识淡薄,人才流失量大

  交通类行业多是围绕着工程项目为中心,工作时间、地点不确定性大。并且工作场地多是露天工作,天气变化左右着工程的进度。工作人员根据项目及工程的进度,调整工作地点,对于一些条件很艰苦的不发达地区建设,卫生、安全问题都无法保证。有些学生因为不适应职业需求,无法长期在此类环境下工作,导致人才流失情况严重。

  2、职业技能基础薄弱,从业专业素质要求高

  交通类专业综合了勘探、地质、测量、规划、水电、力学、美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知识,学科综合性很强。而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仅限于单一学科,自身的拓展学习能力不强。

  3、施工工程合作协同性缺乏

  在校高职学生多是90后,从小都是以自己为主体考虑和处理事情,合作协同能力缺乏。交通行业涉及很多知识领域和工作环节,所以一个项目完整的工序从勘测、设计、施工到建设完成,这其中的流程不但专业性强而且关系重大,整个程序下来往往会数千人共同合作来完成工作。

  二、交通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行业产业转型,需要职业素养培养

  “四个交通”理念实质是运输事业向建设、管理、运营、服务转型,交通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尤其是新技术、新创新成果的开发,这无形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高要求。学生不仅通过课堂知识讲授中学习专业技能,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合作,如何把所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想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企业和行业所需,专业过硬、职业道德高的优秀交通人。

  2、提高学生自身竞争力来加强职业素养培养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市政工程建设、工程测量、道路桥梁技术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高质量的就业比较少,说明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企业行业需求还有差距。在就业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中要脱颖而出,学生自身必须掌握高技术、高技能,这样才能适应企业考核人才的指标。高职学校要对学生,加大职业素养培养的力度,树立正确地就业择业观念,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尽快地适应就业岗位的要要,从而成为单位的骨干交通人。

  3、高职院校的使命是职业素养培养

  目前,企业非常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需要具备有团结合作、责任心強的职工。随着社会正规教育需求的增长,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处于劣势,想要在就业时有竞争力,必须加强职业素养培养,这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通过专科阶段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使学生进入高层次学习时,能够顺利的将高职教育与高层次教育有效衔接起来,而且满足学生发展途径的多元化。

  三、交通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和方法

  在“四个交通”创新理念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工程测量专业在学生职业素培养上存在,重理论指导轻实践操作,重学习知识轻应用技能,重教学环节轻实践环节,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一)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能力

  行业需求决定了工程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是专业学科知识及专业技能,而且是就业者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主人翁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了学生毕业之后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教育者需要有针对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解读工程案例,分析解决面临的问题,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专业和岗位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模拟实训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就业者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行为,保证工作中的零失误,以及自我发展的定位,要将在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全部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体现高职学生的动手优势,努力学习,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建设,包括职业素养建设和专业技术探索。

  (二)优化交通类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真正做到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法律规范而展开教育,从而能够对教师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全方位的提高。其次,教师要以身作为,要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影响和感染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才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三教师发展为“双师型”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教学经历,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让其就业时能够又快又好的接受工作任务。

  (三)调整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专门开设一门职业素养课程,学习内容突出诚信、爱岗敬业教育,以养成职业习惯来提升自我价值,而且结合案例,分析例子中的重点和难点传授于学生,既让其了解了当前的实际情况,又引导学生对新的职业技能的自学能力;拥有先进的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眼界范围,形成知识结构延伸性学习的能力。其次,将职业素养教育渗入到专业实训中,也是一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如公共课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在技能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工学结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地去企业岗位工作,体会企业文化和素养要求,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缺什么补什么。

  综上所述,交通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决定了职业素养教育需要贯穿学校教学的始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建设,培养出能立足行业、紧贴市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家璐: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4(13)

  2、赵明全. 对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初步探索[J].教育界,2016(6):150

  3、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在食品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空间课程建设的思考---以《轨道施工与维护》为例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