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三步走”有效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鏈?煡 时间:2018-01-08 阅读:( )

  沙培芳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在常态工作中通过有效地改良教师工作方式、内容与状态,可以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真实、真切、主动。管理人员要找准教师的“烦”与“累”,对症下药,通过更明确的支持性策略,关注园本研修的过程,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项目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師专业发展;项目研究;园本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只有在常态工作中有效地改良教师工作方式、内容与状态,才能通过扎实有效的行动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真实、真切、主动。于是,我们需要基于幼儿园教师团队的实际情况,努力在日常琐事中做减法,在教研过程中为专业发展做加法,在项目研究中相教相学,实现教师的成长真正服务于日常的工作,服务于孩子的成长,在工作中共同成长,以职业的认同感求得职业的幸福感。

  一、减“烦”去“累”,让老师发现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常听幼儿园老师说“忙”说“累”,可是,忙什么?又因什么而累?细数幼儿园教师一天的各项工作,除了和幼儿一起活动以外,还要完成备课、教学具制作、网络工作、各类统计工作、撰写案例、随笔、论文、与家长沟通、参加教科研活动等等。那在这么多繁杂的工作中,是否能减少或融合?是否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是否能给予教师更充足的时间去回顾与反思?

  结合我园工作实际,我们尝试梳理教师的工作清单,努力将各项内容做融合,做减法。如原来教师每月需要完成两篇案例分析、读书笔记等,每学期上交一篇学期论文的,可实际老师们上交的文章质量差异很大,成效也不显著。于是我们在数量上调整为每月一篇,但是严格要求教师真实记录孩子的真实情况,形式也不作规定,但是文章需要在小组内分享,由旁听老师给出意见或建议,教师后期可针对意见或建议进行文稿的调整与行为方式的优化,而当月的文章若在其他老师或管理者的建议下有较大的修改与调整的,亦可成为下月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同时经过修改或再度提炼的文章也可成为学期论文进行上交。

  在实施过后我们发现,因为要交流,所以他们看得更多了,只有仔细看了,看到了,才能撰写出真实的文章来进行交流,而交流中每个老师都在认真听,积极发表意见,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提升。

  二、加大指导与分享,让老师明方向、可实践

  1.理念引领做加法,推行支持性建议,引领教师有方向地实践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必不可少的事情,于是我园业务这条线从实际情况入手,给予教师环境创设的一些支持性建议,如让环境中有精美的材料和空间,使每一处都备受关注;通过照片、材料、艺术品和记录单,用不同方式艺术地表达与表现儿童的思想,使知识和思想可视化,并引发新问题和思想,让环境反映出儿童的文化和兴趣;可将外面的世界带到室内,它包括自然界和社区文化等。

  一日活动皆课程,围绕这一工作核心,我们给予教师关于课程实施的支持性建议,如追随幼儿的“时钟”,打破一日活动作息时间一成不变的方式,探索“从幼儿到幼儿”,由教师追随儿童的兴趣需要,动态调整一日活动作息的方式,幼儿一日活动在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3小时游戏活动时间及相对固定的午餐及午睡环节外,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自主调整一日活动各环节的顺序,延长或缩短每个环节的时间;追随幼儿的经验,以直接经验为重,以低结构材料为主,自选在前,活动在后,能让孩子亲身体验的就不做说教;支持幼儿的观察与学习,观察在前,支持在后,孩子成长是个反复自我调整的过程,教师在活动中要多看、多听、慎言、慎行,在观察分析孩子行为后能借助材料活通过游戏回顾等方式给予孩子适宜的支持等。

  2.研修方式做加法,关注过程性变化,引领教师有深度地实践。

  幼儿教师在遵循着“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下,通过多种研修方式来促进专业发展。我园注重方向引领,不断优化园本研修活动。如就“让环境服务孩子成长”研修活动而言,本来每学期开学初那个月进行一次环境评比,现象是老师们特别用心地准备迎接评比,但是评比结束之后,往往就会有些麻痹大意了。基于这样的问题与现状,我们转变方式,一方面调节评优密度,围绕环境开展了一学期的持续性的评优,一般为一学期三次,分别是期初、期中、期末;另一方面进行持续跟踪与反馈:业务部出台环境创设支持方案,通过方案引领教师关注环境创设中的核心要素;再请老师们展开讨论,就方案中的指标提出意见和建议,或就指标谈环境创设重点事项,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明晰环境创设的价值和意义。每次评优选用递进式现场观摩的方式,教师就“与上一次的变化”为重心对本班环境创设进行介绍,再结合真实状态下的幼儿现场活动进行观摩,及时捕捉幼儿活动照片以进行分析与反馈。我们发现,通过对环境创设过程性变化的关注,班级中呈现出更多幼儿的痕迹、幼儿的创意及持续深入性的变化,也逐步转变教师观念,方法环境创设中的优质资源,以此引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项目推进,让教师做有成就的事

  项目研究是指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形态和愿景展望而制定的一种独特的发展战略。因此,为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为了鼓励更多的老师能用心做并做自己喜欢而有成效的事,我们尝试了项目组的形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以作为中心,在做上相教相学,实现共同的成长。项目式研究让参与项目组的老师,通过一起来做事,在做事中获得专业的发展。

  1.新教师:我们以新教师亟待解决的一日生活中的带班问题为切入点,组成“一日生活”项目研究小组,由保教主任牵头召集,组织他们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要怎样进行一日活动就怎样培训新教师的目的,引导新教师在最真实的情境中直面问题,对症下药,共同探讨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法,更有效地帮助新教师运用到日常带班过程中去,逐渐转变了新教师较为青涩的状态,诱发他们一日活动组织更为用心。

  2.骨干教师:骨干型教师更容易产生“高原”状态或 “瓶颈”状态,需要给他们提供持续的、深入的、多元的平台辅助他们的深度发展。因此以项目组的形式来鼓励大家合作研究,在相互合作中相互接纳、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共同成长。他们以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困惑、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的特长、兴趣,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身所长。同时,我们也对骨干教师提出更高挑战,和某些知名杂志社结对,根据杂志社提供的素材,设计原创教学活动。骨干教师们会聚在一起共同讨论,挖掘素材中有意义、有价值的点,进行讨论、并根据《指南》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设计出涵盖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多种维度的活动,然后将设计的活动一起共享、讨论交流,确定可实施的方案后,在班级里和孩子们一起实践。大家通过对具体活动的实施情况,再次讨论与交流,形成对活动的再调整,再实施,发掘出更适合孩子的活动,并将优秀的教育教学活动经过多次实践尝试,多次修改后在杂志上发表。这既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的能力,也给教师以更好的激励。

  3.有爱好有特长的教师:教师自主组成研究团队,确立项目研究主题,有计划有措施地展开研究。如我园一批对绘本有兴趣的老师组成了“小脚印”公益读书俱乐部,通过调查了解家长需求,以绘本阅读为媒介,通过家长观摩现场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场景,之后教师和家长们探讨绘本阅读中的核心价值与策略方式等,优化家长育儿理念。纯公益性质的活动,只因缘于一群喜欢绘本阅读的教师们,而且每周一次,每次研讨至少半天的时间,没有任何间歇地进行。

  项目研究在提升教师研究能力、教学业务水平上都有不小的成效,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有保障的、有个性特色的、有高度的提升,为幼儿园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对症下药”,通过智慧与协力,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可观的发展方向,也在我们回归教师一线、回归幼儿生活的期望下,做真实的教育,作为孩子成长服务的教育!

上一篇:团队建设:关注每一个

下一篇:浅析同伴关系对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