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鏈?煡 时间:2018-02-02 阅读:( )
范丽媛
(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太原 030006)
关键词:格致;科学;传统文化;科学文化
一、从“格致”到“科学”
“格致”最早语出《礼记·大学》,是作为“修齐治平”的基础,其目的是使人“明明德”而“入于圣贤之域”。但《大学》却没有对“格物”“致知”作具体的释义,也从而引发后人对此的不同解释。早在汉唐时期,对“格致”的注疏释义中并没有义理的阐发,是基于道德层面的伦理论。直至宋代,理学家二程肯定了万事万物中“理”的存在,认为:“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1]。后朱熹在二程“格致”思想的基础上,作“格物致知”补传,表达出了格致认识论、知识论的意蕴。而对“万事万物皆有理”肯定的同时也就赋予了“格致”面向自然的含义。在随后的历史长流中,“格致”打开面向自然的这一窗口,成为了接受西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明末清初,利玛窦等传教士将西学带入中国。有着先进思想的学者之一徐光启,初步接触并接受了西学,对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进行了会通。在与传教士的合作下提出“格物穷理”之学,用以指称相关的西学知识。在《几何原本》中说到:“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一一皆精实典要,洞无可疑。”[2]这里徐光启提出的“格物穷理”之学一定程度上模糊掉了传统道德影响的影子,纳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内容,具有了近代科学的特征。对此有学者评价说:“格物穷理在程朱学派那里只是由智达德的一个起点,徐光启则借助外力促成了朱子格致学中智与德的分离”[3]。“徐光启在思想方法上正在酝酿着近代科学的倾向”[4]。此后,许多学者对西方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均是在“格致”的框架中进行,有利推动了西方科学本土化的发展。
晚清以降,在“富强求胜”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第二次西学东渐,洋务时期的一批改革派人士通过一系列“采西学”、“制洋器”的举措,使“格致学”步入了科学技术的器物观层面中,一时间“格致”成为称谓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或是科学技术总体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在近代国人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的过程中,不少学者对中西“格致”的不同有了初步认识。认为中国格致“重道而轻艺”、“功近于虚”,而西方格致“重艺而轻道”、“功征诸实”。可见,虽然这一时期人们普遍用“格致”来指称西方科学知识,但是人们已开始逐步认识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差异,普遍赞扬西方格致,并使科学文化有了独立发展的倾向。
近代以来,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已不再把目光停留在西方科学技术上,转而投向了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层面。有留学经历的严复,解释说,西学格致“言学先物理而后文词,重达用而薄藻饰”[5]且其追求的是“一理之明,一法之立,必验之物物事事皆然,而后定之为不易”[5]。19世纪末期“科学”一词传入中国,出现了“格致”改用“科学”的潮流,据金观涛统计“格致”于1905年前后不再和“科学”并存,可见取代速度之快。 而“科学”的概念也在1915年《科学》杂志上由任鸿隽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做了明确界定。他说:“科学者,智识而有统系者之大名。就广义言之,凡智识之分别部居,以类相从,井然独绎一事物者,皆得谓之科学。自狭义言之,则智识之关于某一现象,其推理重实验,其察物有条贯,而又能分别关联抽举其大例者谓之科学。”[6]至此,科学一词完全取代了“格致”,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知识系统的现代转型,与传统儒家意识形态划清界限。”
二、“格致”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本质
可以发现:“格致”在宋代便有了对自然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要求。正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此时“格致”已经有了科学的萌芽。如姚延杰说到:“朱学早已含有科学精神。试观其诠格物致知,与其论风霆、雷雨、生死、鬼神之政,虽不逮近人之精确,而莫不具有科学精神”,并且认为“朱子生当七百年前科学尚未萌芽时代,而所见已颇类近世科学家,其眼光之远到为何如?使元明诸儒能继续光大,则科学之兴,早在吾国矣。”[7]这就是说如果沿着朱熹“格致”这一路径中国也能产生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然而为什么科学没有产生?原因非常复杂,但是从获取知识的来源,以及面向自然的态度、研究自然在整个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来说,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
其一,就格自然之物的目的来看,并非为获取纯粹的学理知识,而是被包括在格物致知的框架中,为道德修养而服务。也就是说,为修身养性服务,获取知识的实践活动没有独立性,获取的有关的自然知识也没有独立性。尽管朱熹本人非常重视面向自然的探究,他自己就曾亲自观察潮汐,观察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形成。但是,整体而言,在朱熹看来:“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8]他还说:“《大学》物格、知至处,便是凡圣之关。……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于圣贤之域。”[8]可见传统“格致”对自然事物的研究是为了获取形而上的道德之理,最终是为实现 “入于圣贤之域”的道德目的。
其二,就“格物之道”的次第来看,传统格致是以读书为首要,而对自然之物的“应接”则位于其后。在格物的途径上,二程认为格物可通过“读书”“论古今人物”“应接事物”等多个不同方面。然而在这些不同的格物途径中,是有明显次第之分的。如朱熹说到:“格物致知,莫先于读书讲学之为事”[9]“穷理之必要在于读书”。[9]指明了格物要以读书为优先。可见在传统“格致”中对自然事物的研究并不占有主要地位,是从属于读书后的。也由此可知传统“格致”所获取自然事物的知识多是源于读书,而少是亲自观测所得。
基于以上两点可见,宋代以后传统“格致”中虽然有了对自然之物的研究,但由于受传统文化中道德本质的束缚未能发展成近代科学。
三、“格致”与“科学”的会通
在对“格致”的诠释历程中,一直以道德论为归宿与人文精神相关联。而当西学东渐之后,随着对科学认识的深入,“科学”取代“格致”,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分离,人们逐步确立起科学文化的主导地位,使之与人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疏远,甚脱离。特别是在五四时期,科学随着人们的大力宣传几乎得到了“全国一致的崇信”。与此同时也迎来了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对峙的局面。一方面大多数国人极力推举科学。如胡适无限感慨到,“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那个名词就是‘科学’!”提出了要“全盘西化”他说,“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不要怕模仿。”另一方面,在宣扬科学的同时也有不少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展开了攻击,陈独秀指出要打到忠、孝、贞等一切旧道德。鲁迅也对中国“国粹”进行了激烈的抨击。总之,绝大多数国人认为要想救国,“传统必须彻底打倒,‘中学’必须根本扔弃。”但是当面对一战带来的巨大破坏性,这种局面有所改变。梁启超宣称“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而这一“科学万能大梦”到如今也已破碎。人们普遍开始重新思考科学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用。不再盲目崇拜科学文化,也不再妄自抵制传统文化。认识到西方科学在物质上确实带来了不小的进步,但在道德精神上却有所退步。严复说到,“今之西人,其利器亦众矣,道德不进,而利器日多”批判西方科学中缺少了人事道德的精神。而又以此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到其最大价值就在于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国旧学,德育为多”。对此梁启超指出“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救知识饥荒,在西方找材料;救精神饥荒,在东方找材料。”呼吁要进行中西文化的会通,才能取得文化进步。
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中缺少科学文化中的实证精神未能产生科学,因此也未能带来物质进步,而科学文化由于缺少了人文精神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可见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两面性的,所以对待任何一种文化“我们即不要盲目夸大它,也不能妄自菲薄它、甚至完全贬斥它。”而是应将两种文化相互会通才是当下正确之举。科学文化追求求真求实,需要人文的引导来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传统文化以至善为目标,强调非理性因素,需要科学文化来防止其陷入神秘主义之中。总之,二者要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这也正如钱穆先生所说:“西方现代科学传入中国,正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得益彰之妙,而并有水乳交融之趣。……现代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相会通正是学术界此下应努力向往之一境,亦是求中国文化进展所必应有之一种努力也。此种努力不仅可使中国文化益臻美满,并可为人类新文化创辟一大道,对人类和平幸福可有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程颐,程颢.二程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王重民.徐光启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
〔4〕何兆武.论徐光启的哲学思想[J].清华大学学报,1987.
〔5〕王栻.严复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6.
〔6〕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J].科学,1915.
〔7〕姚延杰.朱学钩玄[J].国学论衡,1934.
〔8〕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朱熹.朱子全书(第20-25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新形式下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448)人喜欢 2018-03-17“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背景下
(373)人喜欢 2018-03-15论王符“为官择人”的人才储备思想
(308)人喜欢 2018-03-15中国人的“自我”及其特点
(6072)人喜欢 2017-12-20王阳明的“仁政”思想
(991)人喜欢 2017-11-21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材料科学”全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26)人喜欢 2017-11-21“一个比一个A”格式考察与意象图示
(338)人喜欢 2017-11-17“两学一做”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分析
(263)人喜欢 2017-10-12“环境工程装备”课程中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
(392)人喜欢 2017-09-30新疆高校“丝路智库”建设在维稳工作中的作用
(303)人喜欢 2017-09-272025浙江省杭州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安徽省合肥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江苏省南京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山东省济南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山东省济南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青海省西宁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山西省太原市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里的英语
2025河北省石家庄市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里的英
2025辽宁省沈阳市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里的英语
2025辽宁省沈阳市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里的英语
2025吉林省长春市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里的英语
选择奇速英语冬令营,开启英语研学新篇章:思维
奇速英语冬令营:全方位助力英语综合提升,速度
奇速英语冬令营:寓教于乐,高效突破,英语不再
兴趣为翼,思维为舵 —— 奇速英语冬令营,英语
奇速英语冬令营:解锁英语高效学习新纪元,思维
202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里的
2025山东烟台奇速英语冬令营:探索英语世界,乐
2025安徽合肥奇速英语冬令营:探索英语世界,乐
2025广西桂林奇速英语冬令营:探索英语世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