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鏈?煡 时间:2018-04-08 阅读:( )

  刘佐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刘圩中学 53020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教育;教学融合;数学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结合的内涵及教学目标

  顾名思义,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的内涵,就是将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通过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多项突出优势,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更具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从而强化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复杂的数学公式、原理以及规律。大量教学实践亦证明,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和方式的不足,激发学生对数学世界的探究欲望,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的主流形式。

  从当前教学现状和教育改革方向来看,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借助技术改变理念”,以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力求将学生由被动学习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积极学习的组织者;将教师的职能由“传道授业解惑”拓展至“启发创新思辨”;将“教”与“学”的重心从知识的习得转移到知识的掌握与实际运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概念、原理及公式等皆具极强抽象性,严谨且枯燥,而初中生生性活泼好动,热衷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对于生涩难懂的数学课很难提起兴趣。所以,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前提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传统教学方式多采取口述和简单教具的综合运用,很难从根本上改善数学课堂沉闷的现象。而现代教育技术集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音乐等各种元素的综合呈现,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灵动有趣,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还能够创设不同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将知识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为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注入丝丝活力。如此一来,学生自然更乐意接受,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严谨性、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属性,因而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初中生的逻辑思维正处于构建初期,对于数学原理、规律的理解多数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而过去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很难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进行全面、深入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变得直观化、可视化、具体化,通过大量动态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规律的演变过程,实现感性知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在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亦有助于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运用的灵活性

  (三)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分析和吸收数学概念、内涵、原理的过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学习数学的每个阶段,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至关重要。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兼顾这一特质,故而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但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运用中,则突破了传统模式下单向灌输授课的桎梏,大量灵动的演示和有趣的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还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我展示、自我摸索和探究的机会,使之逐渐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动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据实践总结,初中数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二者的结合缺乏层次。即,由于个体认知上的偏差,部分教师未能全面把握住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优势,只是在阐述数学概念、原理等文字性表述时,配以相关图片展示,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表现能力渗入更深层地讲授中。例如,将信息技术作用于数学课堂的授课架构、教学形式,以强化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第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教师为体现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高度把握,通常会将本节课全部的教学内容全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呈现,讲授全过程都以走马观灯式的课件演示为主,虽然包含了大量知识点,画面设计也较为精美,但却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发问时间,故而其实质仍然只是一种换了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很难从这些课件中真正掌握到知识,更别提深层次的思考和实际运用。

  四、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应用方法

  (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让数学知识“活”起来。数学知识满是逻辑推理,内容既严谨又枯燥,很难引起活泼好动、热衷新鲜事物的初中生的兴趣,因此要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以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交互式操作平台——几何画板为例:在讲授“多面体”相关知识点时,通常教师都会以实物举例讲解,让学生观察某一正方体实物的六个面,并分别在各个面上标注。但实物立方体并非透明物,观察时多有不便,此时便可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具体步骤为:先用“画板”制作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的每一面喷涂不同颜色,并加以字母标注以示区别;再将相关知识点与图形结合,随时翻转正方体向学生展示色彩缤纷、活灵活现的动态图形,让“多面体”知识点灵动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又如,在讲授“圆幂定理”时,因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动态衔接,图形中的许多点位都是动态变化的,而各点位之间的规律和结论又是不变的,这些单凭口述很难让学生理解与把握。此时,教师同样可以“几何画板”为平台进行“圆幂定理“及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等公式、定律的演示,这整个过程只需简单地鼠标操作即可结论立现,画面感十足。此外,还有其他需借助“翻折”、“旋转”、“平移”等证明的“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知识点,都可借助“几何画板”来动态演示其中规律和演变过程。

  (二)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探索平台,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实践中,很多教师都花费了大量研究时间在改善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实现思维能力上,但主要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故而收效并不理想。而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拓展认知的工具,以“探索式”教学代替“灌输式”,效果将截然不同。例如,在讲授重难点“三视图”相关知识点时,受初中生年龄、认知等特性影响,对于空间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仍停留在初期形成和建立阶段,因而很难在脑海中通过几何图形来构建实物造型。此时,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产物交互式一体机,进行制作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的信息课件,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模拟“三视图”图形构建,演示几何体与三视图、展开图之间转化过程,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伴随课件演示逐层展开想象,学会比较、分析,从而开阔数学视野,形成并建立空间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多的理性认知。

  (三)善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互动优势提升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即,教师要为课堂讲授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应当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互动优势。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技术的运用来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和发现数学问题,成为数学学习的主导者。例如,可采取教学软件与数学实验教学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Authorware制作训练课件,创作“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等积变形课件,根据学生个人理解推导相关面积公式,将以往“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记忆,课后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前自主发现、分析,课上积极探究、协作、交流,课后相互求证、总结”的新模式,使学生在制作与探索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数学公式的理解,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

  结 语

  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过程就是二者产生积极型聚集效应的过程,对于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当紧密联系实际学情和学生能力,将初中数学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灵动结合,使数学教学能够与现代教育理念、教育艺术融为一体,力保数学课堂的活泼、生动、高效。

  参考文献

  [1]郭东. 论如何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6, 1(4):33-33.

  [2]单守生.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7):130-131.

  [3]潘军.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初探[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7(22):29-29.

  [4]陈丹泽宇.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11):104-104.

  [5]王刚.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1):120-121.

  [6]文士彬. 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问题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17):184-185.

  [7]杨明.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设计与应用[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3):180-180.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生阅读名著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