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鼓励课堂争论 培养创新精神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9-22 阅读:( )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陈初级中学 玉卫秀  

  关键词:争论 创新 教学 质疑

  新课标倡导“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灌输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课堂争论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探讨问题时,精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为了指出对方的错误或形成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必然要深入地看书学习或查阅相关的资料。要驳倒对方的观点,回答对方的提问,就需要即席发言,理清自己的思路,组织有条理、有说服力的辩论语言,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课堂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争论呢?

  一、态度亲切,作风民主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能产生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欲望才可能被激活,创新的见解才会不断涌现出来。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同时要使用一些亲切的教学用语“没关系”,“大胆讲”、“谁有不同想法”、“你的理解很独特”、“你的故事说得真棒”等,给学生以肯定和赞扬,让学生能更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

  二.鼓励质疑,激发争论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

  要使学生善于争论,首先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景,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这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实验操作的训练同思维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材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任何教学方法都建立在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更能了解本节课要解决问题。学生只有读懂教材才能质疑,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大胆质疑。

  三、张驰有度,提高效率

  新课标要求化学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拓展思维、展现个性、提高素养的大舞台。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吵”起来。 所谓课堂的“吵”,并不是无目的的争吵或有意的抬杠,而是对疑难问题的争论、辩论,是课堂上为弄明白一个问题或表明一个观点,深入了解文章而进行的各抒己见的辩论。 作为教师,既是课堂辩论的推动者,又是辩论的仲裁者;既要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辩论氛围,又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启发,还要防止课堂毫无章法地乱吵一气,成为一节吵课,这就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艺术地控制课堂的节奏,使学生们紧紧围绕课堂内容展开讨论,而不是放任自由天马行空地讨论,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与主题无关的争论上,要确实做到“活而不乱,张驰有度”。使学生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训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 增强自信,张扬个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化学学习极具个性化,对教材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张扬个性敢于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化学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权威、尊严压抑了多少学生的个性,遏制了多少学生的灵性,作为,作为教师要允许“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允许有理的叛逆(逆向思维)、有情的错误(创造思维)。允许学生怀着“挑战”进课堂,允许学生带着“不满”出教室。当我们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当我们的学生不再是言听计从,当我们的课堂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当师生形成互动的心智对流,共享生命对话的“师生场”,那么一团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那么一个展现生命个性、能力与学业成果的良好环境就会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争论,并从中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是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教学中组织课堂争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展现出富于魅力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叶上雄:《中学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1

  2.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1999.7

  3.何克抗:《论现代教育与教育深化改革》 2006年9月2日

上一篇: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在阅读中体验情感,寻找快乐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