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期教育管理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2-05 阅读:( )

  ——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张敏 四川德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

  作者简介:张敏,1981年11月出生,女,汉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在高校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而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针对学生党员后期管理教育中的出现的如入党后党性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生源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时间和方式等限制,这种矛盾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发展与教育培养中表现的更为明显。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更好的加强高职学生党员的后期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刻的融入到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之中,真正实现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我们探索了加强学生党员后期教育的新途径,大力开展育才培优工程,力求在保证发展数量的同时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一、目前高职学生党员培养存在问题

  目前,“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也成为学生党员群体中主体,他们个性突出,特点鲜明,给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深入贯彻党的16大在高知群体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精神,各大高校都加强了党员发展力度。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益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党员再教育工作不扎实

  党员再教育工作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上入党,但思想上还没入党。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高校大学生可以接受到多样化的信息,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受到功利性思想影响,盲目追求“效益”,导致入党动不纯。二是学生党支部重发展轻教育。在当前高职大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往往是比较重视入党前相关的教育培养,但当学生入党后则没有完善良好后续的再教育。使得党建工作往往只注重党员的发展,而相关的理论教育、管理培养非常缺乏,造成党员素质发展的参差不齐。

  (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由于高职高专“2+1”培养模式的特点,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时间有限。大多院校都会出现大一培养,大二发展预备,大三外出实习就业,基层学生党支部中在校正式党员相对较少,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因此,“三不”现象较为明显,即不积极、不主动、不作为。

  (三)学生支部影响力不够、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

  由于受到培养时间和方式、党员流动性较大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学生党支部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基层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方式也大多使用传统模式,多为传达或学习上级组织的文件精神或者用来解决新党员表决问题,形式内容相对简单,对新时期的学生党员缺乏感染力和号召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学生党支部政治学习质量有待进一步深入提高。

  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思路、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针对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现状,近年来,我院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强化思想教育,突出模范作用、搭建展示平台、培养优秀人才”为工作思路,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基本形成严格党员培发展、重视后期管理教育、突出发挥模范作用和狠抓基层支部建设的完整体系。

  三、开展育才培优工程的具体实践和成效

  (一)以职业兴趣为导向,激发主动积极性,打造精品自我

  我院心理健康中心在学生党员中采用专业的MBTI测试工具,全面的测试学生的职业性格特征。通过测试之后及时的结果反馈,同学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个人性格特点,再结合自身的专业和行业特点,进行更有导向性和目标性的锻炼和培养,以此打造精品自我。我们还将借此对这些学生党员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从在校学生到毕业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长期调研,从而不断修订和完善学生党员的培养方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以导师为榜样,培养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念

  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单一的通过理论化的宣讲教育途径,也需要提供机会使他们接触各类先进的人物,并以他们为榜样,获得感染和启发。

  我院在学院党委支持下,由学工部统一组织推行学生党员导师制。各系学生支部按支部推荐部分学生党员,并按个人情况分组,由学工部联系学院部分党政领导、专业教师党员等担任学生党员导师。导师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努力目标,传授科学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给于指导。通过党员导师制,既搭建了导师与学生思想政治交流的桥梁,也提供给学生帮助其成长发展的有益指导。这样,既弥补了由于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主体和方式的单一带来的问题,同时又加强了对学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

  (三)以沙龙活动为桥梁,提供交流平台,丰富党员生活

  针对高职党员活动开展难、相互交流无平台等问题,我院成立了第一个学生党建社团——学生党员先锋社。学生党员先锋社是由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愿参加,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要任务的学生团体。同时,依托学生党员先锋社,开展学习、宣传和多种形式的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在我院育才培优工程开展过程中,我院通过学生党员先锋社和各系学生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红色沙龙活动。同学们可以在沙龙里围绕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又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相应专家和老师开展讲座学习。党员沙龙成为学生党员提高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平台,又丰富了党员组织生活形式。

  (四)以党员论坛为载体,搭建展示舞台,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打破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内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的陈旧模式,针对新时期高职学生党员热衷于展现自我才华的特点,我院以党员论坛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党员搭建展示舞台,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党员论坛可以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中的焦点问题及最关注的问题为主题,以各学生党支部为单位,3-5个学生党员自由组合,展开讨论和宣讲。这种形式打破以往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形成“人人是主讲,人人是听众”的局面。在十八召开期间,我院成功的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十八大宣讲团,通过深入各系巡回宣讲的方式,让学生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从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紧扣十八大主题,宣讲活动受到各系学生热烈欢迎,反响强烈。

  (五)以拓展活动为手段,磨练意志品质,加强团队沟通协作

  我院在学生党员育才培优活动中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应用到党员后期培养教育管理中,用“现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从而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我院在学生党员中成立拓展训练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各种拓展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同时,各系学生党支部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寒暑期等时间,组织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产企业第一线进行社会实践,为学生党员搭建锻炼能力,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平台。

  四、育才培优活动的实践成效

  育才培优活动开展的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其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学习工作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校期间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效果更为明显。我院2010级学生有49名同学获得“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称号,其中党员同学为39人,占79.5%。参与活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同学其就业质量也比其他同学要好,成为各大中型骨干企业争抢的目标。很多学生党员到用人单位就业后迅速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我院通过对土木工程系2005届到2008届22个班级的随机抽样调查,这22个班共有学生914人,其中成才学生356人,学生总体成才率38.9%;其中学生党员138人,其中成才115人,学生党员成才率83.3%;学生党员成才率比一般学生成才率大约高出个52百分点。

  由此可见,做好学生党员的后期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这不仅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更关系到高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我院通过开展学生党员育才培优工程,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以兴趣为导向,以多种活动为平台,不断改进组织生活方式,创新高职学生党员后期管理教育工作,只有这样,也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持高校党组织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郭雪梅,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阴山学刊,2006.

  [2]汪哲伟,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3]程巧玲;商冬玲,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再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

  [4]耿中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创新方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

上一篇:探析中职《护理心理学》教学模式的优化

下一篇:技能竞赛对中职数控教学改革的启示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