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高中教学论文发表 >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的几点浅见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2-16 阅读:( )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 罗伟妮

  诗歌,这个离我们已有几百年历史的中华文化瑰宝,是我国悠久历史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的骄傲,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读懂她,理解她。同时,诗歌鉴赏也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诗歌鉴赏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高中阶段要重视审美教学,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然而,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他们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领悟多少?作为教师,我们又如何来实现《课标》的要求呢?根据本人对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下面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诗歌鉴赏的几点浅见。

  一、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诗词教学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复朗诵,因为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诗歌,能逐渐理解诗词大意,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平时的诗歌鉴赏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诵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时,应该特别注意朗诵的基本常识,如语速、声音大小、停顿等,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朗诵节奏。首先,要正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欢快的诗歌,因为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喜悦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诵诗语速要适当加快,节奏分明;如果读的是悲凉的诗歌,语速就要放慢,把握好停顿,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诗中,学生就要在朗读时语速缓慢,这样才能将诗人的凄凉、孤寂之情表达出来,并体会诗歌中孤独荒凉的意境。

  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意境是人们在了解现实和思考想象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思想体系,用现实的人、物、景来展现诗歌中的情境。一般情况下,人们赞叹诗歌的意境非常美,是因为诗人做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这也是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在鉴赏诗歌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深入到诗歌的环境之中,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找到诗眼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这样才能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诗中,通过朗诵可以发现,上阕的诗眼是"望",其主要作用是总领全诗,下阕的诗眼是"惜",借用历史上一些着名君王的英勇事迹来为下文的"还看今朝"做铺垫,这就是诗的中心思想。再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时,"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借用落花来形容自己离别时的不舍,更衬托出了离别之时凄凉的气氛,这与前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

  三、体会诗歌的美学美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目的就是以诗歌鉴赏为基础,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具备美学思想,并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去发现美、创造美。学习诗歌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诗歌的意境美。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直""圆"会在人的脑海中形成立体感,让人联想到边关环境的凄凉。每首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都各具特色,教师要有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美,这是诗歌鉴赏教学的核心。

  四、鉴赏诗歌的具体方法: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于不同类别的诗歌我们要各有侧重有所体会,绝不能一脉相承,比如: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等。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2、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4、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5、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的分别。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等。学生对这些手法都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总之,作为教师及学校,我们应该要不断加强高中生的审美教学,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诗歌的韵味美、体会诗句的意境美等,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只有这样不懈坚持,我们才能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挥,也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和进步。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李伟旋

下一篇:以学定教,变中求高效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