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善用类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2-09 阅读:( )

  【摘 要】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转变和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去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而类比推理在提高教学的应用能力、深化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逻辑思维关系;类比推理;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53-02

  【作者简介】尤金洁,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50)教师,一级教师,无锡市教学新秀。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观,更为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获取、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且能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而类比推理以其简便易行、取材广泛、效果显著等特性,在提高教学的应用能力、深化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类比推理,就是通过对事物之间属性的相似性(同一性)的确认来判断未知属性的相似性(同一性)。类比推理是由两个判断句构成,一个是前提判断句,一个是结论判断句。在一个类比推理的结构中,如果前提判断是对具体事物之间属性进行同一性的类比判断,那么结论判断就是对具体事物之间未知的属性进行同一性的类比判断。下面是高中地理中多种逻辑思维关系的类比分析。

  一、种属关系类比

  作为一个新学习的地理概念,一般都可以归类到某一个由种属关系联结的结构中去。这个由种属关系联结的结构就是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基础,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将新概念填充到这个种属结构中,就能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一知半解而导致概念混淆。

  例如,前提判断是:在非洲,赤道以南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亚热带硬叶林带;在非洲赤道以北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亚热带硬叶林带。结论判断是:在非洲赤道以南的自然带的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之间有一个热带季雨林带,在非洲赤道以北的自然带中的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之间也有一个热带季雨林带。

  二、对立或矛盾关系类比

  矛盾联结关系是将两个相反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联结在一起,矛盾的双方相互对立,但又彼此依存,当理解了矛盾的一方时,会使矛盾的另一方也变得容易理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解释清楚新知识的对立面,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对立面的知识,就自然而然理解了新知识。例如,大陆性与海洋性,侵蚀与堆积,寒流与暖流,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出生率和死亡率,气旋和反气旋,凹岸与凸岸,高压与低压,阳坡和阴坡等等。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所讲的知识,适时引入一个相对或相反的知识,构建学生认可的知识结构,然后让学生自主调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去学以致用,迁移到其他类似的地理事物的矛盾结构中,并加以类比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以及辩证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三、演绎关系类比

  当学习一个新的地理规律或原理时,可以将学生已经熟悉的演绎关系结构作为一个类比启发的素材来让学生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对新学习的地理规律或原理进行推理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规律和原理的理解。

  在一个演绎关系类比推理的结构中,如果前提判断是对不同事物演绎关系的同一性的类比判断,那么结论判断就是对未知演绎关系的同一性的类比判断。例如,当讲解沼泽地的形成原因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考虑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经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我们可以以图1的形式来归纳:降水、蒸发、围垦、入湖径流量和泥沙量、下渗,从设计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每个箭头的含义就是答案的要点;接下来,让学生同样用示意图的形式(图2)来分析沼泽地形成的原因:降水、蒸发、围垦、下渗、流入和流出该地的径流量(地形)。

  从该例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展开探究活动,对新问题进行迁移分析,使新旧知识联结在一起,形成演绎关系,因而促进了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提高了学生地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四、并列关系类比

  每一个地理事物或区域都有其自己的属性,不同的地理事物或区域之间的属性有可能相同或相似。如果属性相似,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已经熟悉的地理事物或区域作为学习新内容的一个启发引导材料,引导学生对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作为上位概念,美洲地势这一概念之下并列了两个下位概念,一是北美洲的地势,二是南美洲的地势,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势都是东西高中部低,地形都分为南北纵列的三大部分,具有较大的类比性,但具体来说又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大洲的地形特点进行类比分析,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使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重复知识,而在于应用,应用能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以及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充分挖掘与呈现知识背后的思维规律并训练学生掌握它,可以使原本分散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并在后面的地理教学中不断强化、引导、迁移、应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表里关系类比

  表里关系是指表面和内在、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这样一些关系。在一个表里关系类比推理的结构中,如果前提判断是对不同事物表里关系的同一性的类比判断,那么结论判断就是对未知表里关系的同一性的类比判断。在一些情况下,表面和内在是同一的,有一个什么样的表面就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内在。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动物、地下水位等事物的异常来推测地震可能会发生;当我们看到表面有蜡质的叶子,我们可以推断当地该季节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只是根据表面现象去判断事物的内在会出现错误。例如,背斜和向斜这两种褶皱,均可以成山,也可以成谷。这时如果只是看外在形态,是无法进行正确区分的,最科学的做法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做出判断。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表面和内在相同一的事物进行类比,使学生建立起表里一致的知识结构,以便于学生遇到新情境时,及时地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也可以将表面相同、内在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启发学生仔细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入到地理问题的内部去理解知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六、因果关系类比

  地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复杂多样,但是因果关系是地理教学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充分挖掘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积极建构因果关系的知识结构。当学生真正理解一个因果关系后,再碰到相类似的情境时,就会被启发,通过类比,迅速理解新事物的发生过程。例如,当学生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接受到的海洋水汽比较少→降水少→农业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这一因果关系后,就很容易理解中亚、蒙古和北美内陆等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

  通过运用因果关系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学生就能将所观察到的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就能对现象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探究,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类比推理在高中地理中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教学实践中,将类比推理正确地运用到多种逻辑思维关系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地理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刍议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