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闽南传统建筑场域下体验式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0-19 阅读:( )

  傅闰冰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09)

  关键词:闽南传统建筑;场域;校本课程;美术素养

  何谓场域(field)?1991年法国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进行如下描述: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笔者对场域的理解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下而打造的整体发展环境,是众多元素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共同打造的统一性整体,但同时又有其个性化特征。

  闽南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建筑的一个分支,受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泉州的蔡氏民居、杨阿苗宅;漳浦的蓝延珍府第;厦门的霞阳、新垵、翔安等地的红砖民居是典型闽南传统建筑的缩影;另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建筑和西方建筑互相融合,产生了如嘉庚建筑、鼓浪屿建筑这些典型建筑,亦是闽南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闽南传统建筑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发展理念,结构模式独特,艺术造型整体优化,满足闽南人共同的喜好需求。这些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得到教育界的关注,为课题的研究创造良好基础条件。笔者于2015年申报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嘉庚建筑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563),经过对闽南传统建筑研究发现:闽南传统建筑场域透射出来的历史、生态、空间感受以及美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体验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闽南传统建筑场域下的体验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悟闽南传统建筑的内在气质,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培育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闽南传统建筑场域的教学目标

  正如布迪厄所强调,如果将场域比作为发展空间,则在固定区域范围内,其可以将场域所具备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出来。笔者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去挖掘“闽南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并将其引入学校美术教学,课堂上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常规的视觉方式,带领学生欣赏闽南传统建筑静止状态下的形态或内部构造。还创造性地用多媒体制作的闽南传统建筑的动感元素,使它们真正动起来,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欣赏建筑物的独特美感。课外组织学生进行观摩,在校园里按一定比例放大制作闽南传统建筑的模型,有效整合相关生活经验素材,营造一个独特的建筑场域,让学生在自己的“家”门口开展茶艺表演等富有闽南特色的民俗活动,在体验活动中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此种状态下,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真实的情境。在闽南传统建筑场域下开展体验式教学,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发挥建筑场域散发出来的独特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美术实践能力,提高审美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这也是闽南传统建筑教育价值的直接体现。

  为此,笔者闽南传统建筑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认知闽南传统建筑,感受闽南的民风和民俗等人文精神;认识闽南传统建

  筑在美学方面具备的特质。了解闽南传统建筑装饰方法的精髓。;

  2.过程方法:以学生实地参观、探究学习、实践操作、分析讨论、评价反馈等体验式课

  堂的教学策略,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场域特征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在掌握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所具备的美学特征基础上,将闽南传统建筑的精髓充分提炼出来。

  3.情感目标:热爱闽南传统建筑艺术,感悟闽南传统建筑折射出来的浓浓亲情,教育学

  生学会珍惜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述教学目标为着力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使其能够满足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需求,在保证良好知识能力基础上,对学生独立思想意识进行有效培养,给予良好的学习体验,全面提升自身审美水平。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开展阶段学生本来在教室能够共享空间资源,但笔者将空间转换理念引入到教学实践中,走出课堂到室外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行为,从表面角度分析,虽然其带有显著的空间位置转换特征,但实质却是场域关系的有效转移。这样一来,传统美术教学活动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在重新营造的建筑场域内,对于学生而言,周围的一切都是完全陌生的。就是说,学生在教室学习的场域是客观而熟悉的,而到室外体验闽南传统建筑,场域所发挥的影响作用相对较为关键。笔者利用学校校庆,组织校庆“嘉年华”活动,在“中国风”模块项目展示中,活动设计理念选择闽南传统建筑和校园艺术活动相结合,设计与中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活动,在校园里极力营造闽南建筑的场域,不仅让学生欣赏闽南民居建筑,还观看茶艺表演,充分发挥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独特的审美优势。

  首先,身处校园新的场域中会让学生感到异乎寻常的兴奋,重新形成对闽南传统建筑的全面认知,进而了解相关建筑场域因素对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作用。依据笔者自身所累积的闽南传统建筑教学经验,室外活动开展体验式教学所具备的优势特征相对更为明显,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活动开展阶段内,应当尝试从审美角度入手,认真的进行审美文化素材挖掘,进而将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性审美优势特征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惟其如此,闽南传统建筑场域对于学生精神的浸染、艺术形态的养成具有独特的魅力,把我们身边优秀的传统建筑的课程化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对多样性美术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总结,共同为传承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再次,教学行为从以“人”为中心的互动模式转向以“环境”为中心的互动模式。笔者充分挖掘闽南传统建筑的场域发挥的实际作用,找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集趣味性、认知与可操作性为一体,闽南传统建筑课程同语文、音乐、政治、电脑美术与信息技术等等结合,使学科满足横向联系发展要求,进而确保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在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有效开发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对闽南传统建筑场域的艺术认知,整合教育理念,总结教学成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

  建筑并不是音乐素材的有效整合,而是具备强大的形体美,同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特征相对较为明显。它还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万里长城使人想起中国的悠久历史,故宫紫禁城使人想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作为土生土长的闽南学生,他们的生活中少不了接触闽南传统建筑,闽南红砖民居的曲线美、形体美,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十分秀美灵动,雅丽稳重,学生都能潜移默化中吸收闽南劳动人民富于创新的灵气。

  在场域作用下,学生对闽南传统建筑知识形成全面了解,体验式学习发挥实际的效用,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学科构建了五个核心素养元素,其中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实际发展阶段内,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没有“图像识读”的建立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美术表现”,如果没有“创意实践”的基本建立,自然也不会形成基本的“审美判断”,更不可能有多元共享的人类“文化理解”。红砖民居,是闽南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传至今天,表现了闽南深厚的悠久的文化。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要生活化、现代化,在闽南传统建筑场域环境下体验式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而且多方面、多角度地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强化意识,在脑中留下印记,从而内化成自己的审美判断,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闽南建筑的内在气质,从而达到对闽南建筑的文化理解。

  总之,“场域”是一种特殊的整体环境,其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在打造统一元素整体基础上,同时对个性自由提供良好发展空间。闽南建筑的形式、趣味、风格、情境与意象,以及建筑局部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技巧,这一特定的建筑场域的营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果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足以让学生沉湎、迷恋,回味无穷,感受“家”的温馨。感悟闽南传统建筑场域属于高层次美术体验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好奇心、求异心等都可以得到全面满足。学生在场域中切身体验,内化成自身的审美感受,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此发展阶段内,需要对学生乡土文化意识培养投以较高关注度,进而打造心灵上的共鸣,共同为发扬闽南传统建筑创造良好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L. D. WACQUANT.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AWorkshop with Pierre Boundieu [J]. Sociological Theory,1989,(7).

  【2】皮埃尔·布迪厄[法].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德]著: 《西方的没落》,张兰平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81 页。

  【4】考德威尔[英]著: 《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陆建德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第266 页。

  【5】阿诺德·豪泽尔[匈]著: 《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年版,第253、276,169 页。

上一篇:论教育非结构化数据的挖掘与应用---打造人性化的可追溯式现代教育

下一篇:让个性在体育课堂中张扬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