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简单生活”观的理论依据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1-11 阅读:( )

  刘慧

  (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 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简单生活、消费伦理、理性消费、德性伦理

  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和各个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必经之路,实行“环保问责制”。企业已经在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改变自己的发展路径。

  那作为社会最大多数的成员,个人该如何处理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在这几个关系中蕴涵着伦理的意蕴,因为广义上的伦理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随着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的关注点就放在了简单生活上。

  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首次提出简单生活。此书一经出版后简单生活并不被众人所接受。简单生活崇尚物质简朴、精神富足与自然和谐相处,与19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大众忙碌而务实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简单生活并没有引起关注。而处于21世纪经济物质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精神世界不断空虚的我们,面对简单生活这一理念应重新梳理和审视。“简单生活”观是对简单生活的升华和提升,是根据简单生活的提出背景、哲学上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和总结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一、“简单生活”观的历史渊源

  简单生活作为梭罗的核心思想之一贯穿于《瓦尔登湖》整部作品之中,其主要内容就是尽可能的简化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著名作家、自然主义者、改革者和哲学家。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十六岁即进入哈佛大学就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在此期间,梭罗认识了同样居住在康科德镇的著名超验主义哲学家、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并深受其思想的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梭罗《瓦尔登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观的产生,并非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个人和社会根源。

  首先,梭罗本人独特的生活环境:康科德镇、瓦尔登湖。梭罗向往着自然万物动态平衡的原始状态,祈求人与一切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和睦相处,渴望着节制物质需求但精神生活却无限丰富充实的生存方式,于是他就走进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瓦尔登湖。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的康科德镇也成为孕育梭罗环境伦理思想的摇篮。

  其次,爱默生及其超验主义的影响。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思想是梭罗自然意识的重要来源之一。梭罗是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其影响,梭罗也是一位超验主义者。在爱默生的诸多关照和启发下逐渐走向成熟。

  最后,工业社会精神失落的本质的影响。在梭罗所处的时代,即 19 世纪上半叶,美国正在蓬勃地发展工业,比任何国家都迈着更快的步伐前进,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造成了美国人普遍的拜金主义思想,刺激着人们对金钱和财富的无限追逐。人们生活的目标就是发财致富,从东部到西部肆虐开发自然,使自然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二、消费伦理使得“简单生活”观更加理性

  消费伦理是指人类消费活动本身的伦理意蕴及其价值理解。事实上,道德和伦理在本质上负有为人类生活和行为提供合理性根据和价值评判的义务,具有约束人类行为,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功能。因此,人们通常认为,消费伦理主要研究人们消费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根据这个定义,消费伦理探讨的是道德标准以及怎么用这些道德标准去指导、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由此,对于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消费行为,消费伦理不仅要关注个人消费行为的正当合理性,消费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还涉及到消费行为与生活目的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们应当如何消费才能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问题。

  因此,探讨消费伦理,即对消费活动的道德性及其理解,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消费本身的伦理意蕴,即消费活动的内在道德意义,它是对人类消费生活和消费行为本身的价值理解。

  另一方面是指人们在消费中应遵循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为人们提供消费生活的价值评价体系和道德秩序,它关乎人类消费生活与道德生活的关系理解。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共同构成了消费伦理的丰富内涵。所以说,“简单生活”观就是关于我们应当如何消费?消费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怎样消费才能有利于我们幸福生活的目的。

  三、德性伦理使“简单生活”观更加幸福

  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追求,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善和幸福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探讨了什么是幸福和善。

  如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但是人们的精神层面不断缺失,患抑郁症疾病的人群不断增加。所以,全面深刻认知善和幸福,用理性的思想指导生活使“简单生活”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善”的自足性。善具有不同层次,那么不同层次的 “善”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或者说如何确定哪个善是更高的?在这里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区分善的关键标准。一种善之所以相对于另一种善是更高级的,是因为它的自足性。这里善的自足应当与善作为目的是统一的,它们都表明了善是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的,是一种自我存在,或本己的存在、先验的存在。善作为目的的存在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

  对于自足性的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考察,可以看出,在欧洲早期奴隶制社会,社会生产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物质资料相对不充裕的时代,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对抗成为人类族群存在的主要矛盾。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只有摆脱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或“身外”的羁绊困扰而体验到幸福或者快乐,就是超越了所谓外部环境的束缚而寻找更高的,精神世界的自我满足。而善的程度越高,摆脱外物羁绊的程度也就越高,从而使幸福更加成为了一种强调自我成就、自我满足的存在方式。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的现象。

  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善必然成为一种本己的存在,一种先验的存在,不依赖于外部世界的自我存在。自足性就成了善的核心意义。同时,也正是因为外部世界不能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只有实现人的内部自我超越,自我满足才能使人类整体实现“幸福”。

  因此,所谓自足的,才是客观上符合条件的,是“符合德性”的。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形态会自发地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变化并进一步反作用之。

  “简单生活”观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哲学理论依据,研究“简单生活”观的理论依据对论述“简单生活”观的内涵具有理论上的研究意义。并在梳理理论依据的过程中对“简单生活”观有更加深刻的把握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王诺,陈初.梭罗简单生活观的当代意义[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9,03:44-47.

  [2]丽莎·茵·普兰特.简单生活[M].王广新等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3]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湖[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刘慧

  性别:女

  籍贯:山西临汾

  出生日:1991.4.6

  所在学校学院: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学历:研究生在读

  专业:伦理学

  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

 

上一篇:读一部“无字”的“名著”

下一篇: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