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的生态审视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2-12 阅读:( )

  马宏瑞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教师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任务组织,而学生依据网络资源进行自主知识构建,传统师生关系受到挑战。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的变化表现为限制因子弱化下师生地位的平等化、座位编排效应下教师管理的灵活化以及耐度定律下教师职能的优适化。因此,进一步建设网络环境下生态型的师生关系需要现实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网络生态环境的规范,从师生“主体性”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共存。

  关键词:网络环境;师生关系;生态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C-0052-05

  师生关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在历史上被中西方的学者探讨了无数次,学者各执一词,即使到今天也没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无论是秉持哪一种观点的学者,似乎都不反对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1]所以如今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大多都倾向于“平等”、“和谐”的建构。但是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与“和谐”,似乎也没有人可以给出定论。生态学的内涵最早是由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主要研究生物及其所在环境的相互关系。到了20世纪70年代,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开始兴起,研究者开始普遍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类的问题。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为构建和谐、可持续的生物环境做了科学的指导。因此,通过生态学的视角对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进行探索,有助于我们从多维度的视角审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網络环境下师生关系的嬗变

  由于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信息得以在网络中被广泛共享。由于网络具有低成本、大容量、快传输的特点,网络成为在活字印刷术之后又一次对知识的传播起到革新作用的发明。如今的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加上云知识库与数据库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在运用网络的基础上,由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过渡为教师先行组织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搜寻网络资源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进行知识构建。当传统课堂环境逐渐变成网络课堂环境的时候,课堂内的师生关系也逐渐开始产生变化。

  (一)限制因子弱化下师生地位的平等化

  1840年,李比希发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作物进行某些微量元素的增加会明显导致作物增产,因此某些微量元素成为了作物增产的限制因子。在教育生态环境中,能量流与信息流总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2]在中国古代,平民很难学习到文化知识,“学在官府”成为当时知识教学的主要方式;私学产生后,通常是由有文化知识的人进行讲授,学生识记来进行学习,所以课堂教学更偏向于师徒制的“口传心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信息传播的渠道单一,知识被垄断,学生学习的知识量极大地取决于教师传授的知识量,知识量成为学生认知发展的限制因子。由于信息拥有量的不对称性,教师对教授的知识拥有绝对的解释权,因此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呈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状态。

  知识的传播就是信息的传播,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出现正如活字印刷术一样革新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网络打破了课堂中教师在知识传播中的垄断地位。由于网络本身是具有开放性、间接性与广泛性的,[3]它一方面通过教育内环境,例如课堂教学来影响教育生态;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教育外环境,例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来影响教育生态。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易地获取大量的文化知识,知识量作为影响学生认知发展的限制因子的作用在不断削弱。在信息流充足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对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的准确性提出质疑,教师不再拥有对知识的绝对解释权。正如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那样,当任何人都可以对知识拥有解释权的时候,教皇的角色便不再权威。如果教师依旧按照原来的角色来处理师生关系,就只会引起学生的厌恶而不是敬畏。此时的师生关系就应该相应地产生变化,教师理应从“神坛”上走下,从“父权”的角色转变为“同伴”的角色。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榜样,不断地学习求知,让学生从敬畏教师本人变成敬畏知识本身,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在教育面前的真正平等。

  (二)座位编排效应下教师管理的灵活化

  在课堂生态环境中,教室的设计和座位的编排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室布置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对学生的座位进行编排,而座位编排的结果同时也就代表了学生在教室中所在的生态位,从师生方位、空间距离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中的交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4]作为班级授课制的产物,我国传统的课堂座位编排形式几乎全是行列式。行列式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学生按行分组,将学生的座位排成直行。这样的座位排列方式可以尽可能地节约本就有限的教室空间,使更多的学生可以被容纳到课堂中去,很适合应对人均受教育空间较为不足的问题。通常来说,教室座位的编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学思想的体现,所以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呈现着各自独特的特点。行列型的座位编排将教师位于教室的最前列,学生的目光点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成为中心,预示着教师作为主体向学生们传输知识;相比于行列型的座位,圆桌型的座位编排将教师位于中间,每个小组较为均衡地得到分配,能够更加激发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的能力,更具有学生主体的意味。总的来说,行列型的座位编排更适合班级授课、演示、测验;而圆桌型的座位编排更适合于活动和讨论。惠尔多对行列型的座位排列做了研究,认为在行列型的座位排列下,学生上课的专心程度要比圆桌型座位排列高约15%,[5]但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可能喜欢不同类型的座位安排。此外,由于行列型的座位编排造成了学生生态位的差异,极易造成“前排居中作用”,即坐在前排和中间列的学生通常会更加积极地和教师进行双向交流,而坐在两侧和后排的学生较少地对教师的行为作出反馈。长此以往,即使是在同一个课堂环境中,不同位置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会出现差异。桑德斯发现,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教室一旦布置成型,通常会保持很久不易改变。极少有学校愿意将教室座位在行列型和圆桌型之间频繁地编排,即使有的学校经常会通过换组的形式来抑制“前排居中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前后座位的安排通常是按照学生身高分配的,并不方便调整。

  传统课堂中无法克服的困难在网络课堂环境中却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学生在课堂中运用网络学习同时处于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两大环境中。物理环境即为传统的教室环境,虚拟环境则是在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完成教学任务时所处的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以网络虚拟账号的形式而存在的,相比于严谨的传统课堂,网络课堂的结构更加的松散和自由。由于网络课堂环境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物理环境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个别指导,而在网络课堂环境中进行任务教学。由于网络课堂环境取消了座位编排的空间限制,学生在网络课堂中的生态位是相等的,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教师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根据课堂需要对网络环境内的学生进行灵活的“座位”安排,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与发言机会。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结合了传统课堂行列式与圆桌式的优点,既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任务上,也可以使师生和生生之间都得以更加灵活平等的交流。

  (三)耐度定律下教师职能的优适化

  由于我国受教育的人数众多,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气质、个性、学习能力等,同一阶段一个班级里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总是具有不同层次的差距。班级授课制模式中出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在传统课堂中只能选择适合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进行传授,而无暇顾及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耐度定律,学生长时间达不到或超过其学习所需的信息量,就会影响其个体生态。即使教师讲授的知识难度适中,然而对于优等生来说,在一堂课中教师讲授的知识难度偏低,其所获得的信息量不满足其发展需求,就会“吃不饱”;而对于后进生来说,在一堂課中教师讲授的知识难度偏高,其所获得的信息量远超其发展需求,就会“吃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影响其生态发展。有的教师为了弥补课堂上尖子生或者后进生所学知识的不足,会额外花费时间为这部分学生进行补课,占用了自己以及学生的课余时间。但是额外的补习既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负荷的不断累积会超越双方心理负载力和生理耐力的极限,影响教师及学生共同的生态发展。生态的师生关系必须依存于生态的教育环境,只有在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和谐的生态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才可能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动态联系。每一个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都有其最适接受度,为了保证学生生态的发展,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量体裁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最适的知识学习。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来源是教师本身,教师作为授课主体具有恒一性,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教师承受力有限的情况下都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达到学生的最适接受度。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在,在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其最适接受度成为可能。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在网络普及的现代可以更加适合于班级教学,云知识库的开放为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验证假设提供可能。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在课堂中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教师为学生创设疑难的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独自完成任务,也可以选择合作完成任务;可以选择高质量完成任务,也可以选择完成基本的任务等。教师在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起点拨、管理和参与作用,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构建,另一方面可以对能力稍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组织学生互帮互助,分享学习经验。教师自己也可以参与到任务的过程中去,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构建网络环境下师生生态关系的基本途径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要求我们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在教育生态系统的大背景下,如果把师生关系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微系统,那么这种系统会受到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结构双方面的影响。因此,构建师生生态关系应该考虑虚、实两种外部生态环境,以及构成微系统内部的核心要素。

  (一)构建良好外部环境促进师生生态关系

  1.营建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校园生态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应该是积极的、宽松的、和谐的、令人愉悦的,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通常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环境及其内在要素,包括师生关系。可以说,如果校园文化环境是生态和谐的,那么师生关系在其潜移默化中也会逐渐变得生态和谐,因此,构建生态的师生关系可以从营建生态的校园文化环境入手。

  (1)提高校园物质文化水平。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的物质文化水平越高,教师和学生可以获得的资源越多,限制因子越少,教师和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耐受性就越好。在学校物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表现为师生对校园环境的生态适应良好: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增多、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对完成教学任务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可利用资源增加、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多,可以追求个性化的发展等。特别是在课堂中的教学设备完备时,教师在教学方面所承担的压力相对减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开拓了视野,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生态平衡。相反,如果学校的物质条件缺乏,就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也难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课堂也难以运用多媒体或网络进行教学,甚至课堂中只能通过教师枯燥的讲授和学生单纯的记录来进行教学,影响师生的相互交流与身心发展,不利于维持师生之间的生态平衡。因此,提高校园物质文化水平是构建生态师生关系的基本保障,优先购置可以改进教学效率与多样化的教学设备对建设生态课堂环境、师生生态关系都十分重要。

  (2)提高校园精神文化水平。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直接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气质底蕴,包含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价值观念等,是一个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校园中师生关系的体现也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一种折射,代表了教师本身在教师观和学生观上的独特理解。优秀的校园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关系的改善,例如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会使教师的权威意识不断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的共生与合作;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会使教师产生榜样作用,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的优秀人格和高尚道德所影响,而教师也会主动进行自我反思,师生之间相互激励,互相评价,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途径上,可以设置一些师生合作的创新性活动,包括开展文化交流月、读书节,让师生互相交流体悟;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科技比赛等,让师生合作完成比赛,共同赢得荣誉。这类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加强师生平等交流,在校园生活中合作共赢。

上一篇:职业学校诵读教学困境及其突围

下一篇: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衔接问题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