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高职“校企园”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的创新与应用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2-12 阅读:( )

  张俊  许磊  牛建涛 姚平

  摘要:校企共培、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以学校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人才培养为例,探索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共建“校企园”产教融合创新协同育人的新平台,通过历时6年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实践“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教科融合”渠道,实施学科融合改革,培养“工商融合”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订单人才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关键词:高职;校企园;产教融合;工商融合;教科融合;人才培养;订单班;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C-0062-03

  一、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即培养行业需要、企业满意的准职业人,而校企共培、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近年来职业院校产教不能深度融合,校企无法密切协同培养人才已成普遍问题。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团队为适应苏南地区纺织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对纺织品染整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历时6年,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依托学校成立的产教科技园(苏州经院现代服务业产教园和苏州经院大学科技园),构建学校、入园企业、产教科技园三方深度融合的“校企园”创新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政行企校四方共建协同育人的新载体、新平台,集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技术研发、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从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行业和企业切实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真正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二、“校企园”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背景

  苏州“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纺织业为地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产业基础雄厚,纺织工业经济占到苏州市整个GDP的12%,并占全省纺织业产值的30.6%。;在全省共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59个,其中苏州就有20个。随着纺织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对纺织染整高职专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比如企业岗位中的工艺技术、染整设备、染整助剂、外贸跟单、印染产品检测等职业领域,对专业技能要求从以前的“会操作”上升到“有经验、会分析、能操作”的层次,对人才的综合性素质和岗位技能更加注重,以适应纺织印染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的发展要求。

  学校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团队在近几年的建设发展中,借助于学校产教科技园的逐步建设完工,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摸索出一套“校企共培共育、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园”三级平台人才培养新途径,应用于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从而真正契合苏州地区纺织印染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对人才的新需求,培养出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真正迎合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更高的要求。

  “校企园”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正是从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建立一支师德优良、专业知识深厚、有一定行业背景、实践工作经验较丰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最终培养合格的“有经验、会分析、能操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苏州地区纺织印染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如何构建创新型“校企园”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

  (一)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打造“校企园”产教融合创新合作平台

  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园”产教融合创新合作平台,引企驻校,共建省、市、校三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不一致、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实施难等问题,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二)实施学科融合改革,培养“工商融和”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订单人才

  以苏州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纺织商贸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融合改革,从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教学基地的系统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如何培养“工商融和”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构建专业特色,缩短产业需求与人才素养的差距。学校根据订单企业特定的职业岗位要求分别陆续开设“波司登”和“欣鸿源”订单班,紧紧围绕企业实践岗位能力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订单人才需求对接,将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实践操作内容对接,将课程考核要求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从而使专业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契合企业所需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三)创新校企“教科融合”渠道,提升校企合作的长久持续性

  通过创新实施校企深度合作的教科融合渠道,教师为企业解决了实际生产技术难题并从企业生产实践中找到了进一步的科研方向,同时培训员工的岗位基本技能和操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中得到了专业技能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实现了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共同受益,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同体,提升了长久合作的可持续性。

  (四)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应用性,打造创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通过“校企园”产教融合平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需求,同时科技产教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场所等便利条件和硬件设施,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以竞促赛,以科促教,大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校企园”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实践与应用

  (一)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成效显著

  利用学校产业科技园的优势,创建了“校企园”产教融合创新合作平台,加强了我校与江苏盛虹集团、吴江鼎盛丝绸、苏州绣娘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决定专业设置与调整,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制定教学、实训顶岗等管理制度,合作办班,共同育人。我院同时也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进行教科研项目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园”产教融合平台,解决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不一致、“工”与“学”的脱节等问题,找到了企业对学生知识技能的需求点,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得到了企业的青睐。

  我校商检技术专业2015年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新专业,教学团队获评我院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建设注重教学改革及专业课程建设,如2014年出版的专业教材《纺织品外贸跟单》为“纺织高职高专‘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注重“工商融和”型课程资源的建设,2015年获得国家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教职成函〔2015〕10号)的《纺织电子商务》《纺织品跟单实务》两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此外,专业群团队申请了12项省、市、校级教研课题,发表了22篇相关教研论文,打造了2门省级精品教材、2门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1门省级精品课程。《纺织品外贸跟单》教材获“纺织高职高专‘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二)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增强,教科研成果丰硕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进“教学研”一体化发展,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优化和提升师资队伍,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出国深造或访问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目前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团队已有2人获得“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1人获得江苏省“333”第三层次资助,1人获得苏州市“姑苏高技能人才”称号。近五年与企业联合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32项,对加快区域纺织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毕业生竞争优势明显,社会认可度提升

  通过“校企园”产教融合创新合作平台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途径,学生创新及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参加就业创业活动和全国技能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如专业学生连续三届获得全国高职高專院校纺织面料检测技能大赛学生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三届团体二等奖,此外,还获得了江苏省“挑战杯”一等奖。毕业生历届就业率均为100%。

  (四)区域辐射示范作用强,助推学校社会声誉

  “校企园”合作平台下的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专业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辐射示范作用。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工商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由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提出,在商检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染整技术等专业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逐步完善与发展,并成为经贸学院的办学特色,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目前,“工商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被浙江工商大学采用,并成为其本科食品专业卓越工程师新培养模式。

上一篇: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衔接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