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传承宜兴均陶文化

作者:鏈?煡 时间:2018-01-02 阅读:( )

  朱书华  勇晨怡

  【关键词】宜均;文化成就;堆花;均釉;成型;艺术成果

  江苏宜兴以“陶”为媒闻名天下,享有“陶都”之誉。说到宜兴的陶瓷,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紫砂壶,其实宜兴均陶也有着如宜兴紫砂一样出色的声望。宜兴的均陶、紫砂和其他几类陶瓷一起组成了宜兴“五朵金花”。宜兴均陶制作技艺,于2014年跻身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无锡第1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滚雪球的方式在不同时代里不断积累不断叠加起来的一种文化。在雪球滚动的过程中,顺应时代的需要,又不断地淘汰一些为时代不兼容的东西,同时又不断叠加或粘连上一些为时代所需要的东西,所以非物質文化遗产是跨越人类社会不同阶段世代传习下来,而且永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文化。

  今天的宜兴均陶能拥有如此非凡的文化成就,也是经过祖祖辈辈的积淀后馈赠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发扬“宜兴均陶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呢?需要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均陶文化。

  一、宜兴均陶的名字之说

  1.“均山”地名说

  宜兴陶器产于宜兴的丁蜀镇,紫砂产于丁蜀的蜀山,均陶则产于丁蜀的鼎山分脉——均山。宜兴均陶是指宜兴鼎山的均山一带生产的一种施以特定釉彩或堆花装饰的陶器。

  2.借“钧瓷”之名说

  关于宜均的名字,有学者认为宜兴欧窑产品有仿钧似钧的原因,“钧”指宋钧,“均”指宜兴均山的窑场的产品,“均”和“钧”同音,宜兴陶工名匠希望产品能和钧瓷齐名,借以抬高身价,故称“宜均”。

  其实宜均和宋钧有着本质的区别——宋钧是瓷器,宜均是陶器。宜兴均陶的“均”,无论是均山的均还是钧瓷的谐音,都在彰显均陶文化自身的特色。

  二、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

  古朴端庄、典雅大气的宜兴均陶带着浓厚的江南地域特征,蕴涵着丰沛的陶文化,有着鲜明的汉民族精神和地域特性,既古老传统又现代时尚。均陶的文化成就体现在堆花技艺、均釉技艺(包括均釉配置和施釉技艺)、成型技艺等方面。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在影响均陶文化的发展。

  1.卓绝的堆花技艺,炫示着宜均的文化成就

  堆花工艺起源于汉代和三国两晋时期的“堆塑”与“铺首”。最早时期纹样堆贴的泥料和形制坯体泥料一致,用异于坯体泥料的白泥来堆贴纹样是从南宋时期才开始。

  (1)堆花装饰风格的形成

  首先源于宜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宜兴的陶泥资源十分丰富,亲和性好,无论是从粗泥到细泥,还是从白泥到彩泥,堆贴在一起都不容易剥落,所以宜兴当地的陶泥资源给堆花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得益于宜兴独特的人文背景。均陶大缸属于平常人家的日常用品,和官方的日常用品工艺相比略显粗糙,但在尊重文化的背景下,文人的品位慢慢地渗透到堆花工艺之中,在质朴中透着丝丝儒雅的气息。宜兴地处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的江南,那些官员商贾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对精神享受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也促进均陶从日用品向工艺品方向迈进。文人的文化品位加上工匠的娴熟技艺,在明代已经产生文化氛围很浓厚的均陶堆花装饰作品了。

  明代之前堆花纹样已经呈半浮雕形状,但堆花工艺还比较粗糙。发展到明清时期,堆花开始讲究工整、细致,装饰题材逐渐丰富,装饰工艺逐渐娴熟,独具江南韵味的异色薄泥贴花装饰风格才真正形成。

  (2)堆花技艺的发展

  “堆花”的一个“堆”字就非常直观地告诉我们堆花技艺就是做加法,是用大拇指作笔、五彩色泥为墨,凭借艺人灵活的大拇指,独运匠心的“拓、搓、行、撕、揿”等传统手法一点点在形制坯体上堆贴出精美的画面。

  堆花技艺需要掌握色泥和坯体的干湿度,即常说的泥性,泥性掌握不好会出现坯体开裂,或者堆贴的画面会壳起、脱落,或者线条断裂、呆滞不流畅等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正确的手势和身姿才能保证技法效果到位。

  堆花的装饰图形既需要逼真又需要适度夸张,常用“拓、搓、行、揿、堆”等手法组合成三种堆花方式。堆花艺人充分利用均陶泥料可塑性极强的特点,在传统“平堆式”基础上,开创了“半立体式”和“立体式”的堆贴方式,突破了陶器平面的装饰形式,形成了高、中、低不同的空间层次,丰富了堆花艺术语言。如图1《凤戏牡丹缸》就是采用了传统的平贴方式,图2《五龙戏水盆》的盆底龙头采用了立体式堆贴,盆沿上的龙采用了半立体的方式来堆贴。

  堆花艺人会根据形制大小和纹样来选择堆花方式,堆花技艺在民国时期进入鼎盛期。

  (3)堆花装饰题材的象征寓意

  堆花装饰题材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明显的借物寓意,多是描绘现实中的闲情逸趣,或写实夸张,或写景抒情。如图3《白鹭荷花》的白鹭是长寿、幸福的象征,荷花代表世代绵延,两者结合寓意家人长寿、子孙兴旺,承载着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愿景;还有一种象征是白鹭洁白美好,荷花出于淤泥而不染,寓意高洁。图4《牡丹锦鸡》的锦鸡是吉瑞之鸟,“鸡”和“吉”同音双关,牡丹是富贵的象征,组合在一起为“富贵吉祥”的寓意,还有一种寓意是锦上添花。堆花作品装饰图形还有“合欢”“福禄双全”等,都是利用谐音将抽象的寓意具象表达,表现祈望或吉祥寓意,不但生动而且深刻地展现着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精神追求。

  历代堆花艺人为了追求艺术积极传承前人积淀的艺术精华,运用精湛的堆花工艺,并结合陶瓷材质和釉料的烧成温度等不断创新,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给均陶文化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2.灿烂的均釉艺术,辉映了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

  宜兴均陶的釉色是陶瓷一绝。均釉既给陶穿上了美丽的衣裳,又使陶器致密光洁还不渗漏。早在4000年前,宜兴人就采用红土泥浆作为陶器表面装饰;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青黄色釉;秦至汉代也有青绿釉和灰褐釉出现;隋开皇年间绿釉的出现标志着宜均的基础釉色已经形成;至唐代时期老红釉成为缸、瓮等器皿的常用釉,烧成后呈棕红、棕褐色,同时期发现少量类似均窑釉色的窑变釉;北宋时期宜均蓝釉逐渐成熟,其“釉质青葱倩紫,若蜡泪堆成”,身价倍增;到了明清时期已创造出多种色彩的陶釉,其中灰蓝釉最为珍贵,有“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美赞;清代初期发展了花缸釉,其釉色光亮,釉层较厚,釉坯结合良好,乾隆年间还出现了专门制作釉水的“釉水行”,常年生产和出售釉水。宜兴均陶工艺厂继承和发扬欧窑传统,以“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艳黑”三色为基本釉色,自行研制的均釉由过去的十多种发展到数十种。原料的不断变化也带动了施工工艺的变化和色彩的变化。

  (1)原料的变化对釉色的影响

  传统均釉主要原料是冶铜的铜灰和石灰窑烧结的窑汗以及河里的泥浆,使成品的釉面呈现美丽的流云状的纹理,有“云斑纹”之美誉。现在石灰窑很少,均釉的原料“窑汗”也相当稀少,窑汗就是用松枝做燃料烧制石灰的“馒头窑”内壁挂下来的一种灰白结晶物。所以现在会用一些其他原料来替代“窑汗”,烧成的效果和传统釉色相比效果还是有些差别的。现在的釉料加工会利用现代工艺添加一些辅料如绿松石、蓝宝石等,使色彩呈现更加细腻的艺术效果。

  (2)釉水浓度的变化对釉色的影响

  过去均釉的浓度比较厚,高达60到70度,所以适合用“浸、刷、淋、浇、荡”等施釉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均釉的浓度可以降低到50度左右,跟传统釉料相比要薄很多,适合选择“喷”的方式,色彩显得更加透亮和紧致。

  (3)装饰手法的变化对釉色的影响

  根据装饰需要,选择不同的装饰手法以达到不同的装饰效果,如绘釉、刻釉、喷釉和刷釉等。绘釉就是以釉代墨的装饰方式,可以一笔带过,可以反复描绘,可以工写结合。刻釉装饰就是用刻刀在坯体上进行刻、挑的深浅处理,上了釉后形成浓淡不同的关系,从而达到表面平整而且色彩层次协调的效果。施釉时也有用多层喷涂方法形成渐变釉色,在烧成时釉料相互流动、渗透及融合,形成肌理丰富、变幻莫测的色彩艺术。

  (4)温度、位置的变化对釉色的影响

  均釉在煅烧过程中产生不可预知的“窑变”,可以说每件均陶作品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品。引起色彩变化的原因很多,比如温度变化,传统烧窑是用柴火,陶在窑里的位置不同,温度也会不同,釉色的颜色也就不同,所以会有“一窑千色”的神奇效果。

  (5)胎体的变化对釉色的影响

  色彩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就算是同一釉料在窑里的位置一样,温度一样,也会因为坯体成分不同,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反应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也会不同,效果也就不同。比如同一种釉水用在紫胎和白胎上,紫胎的釉色就显得深,白胎的釉色就显得浅。

  3.传统的成型技法,彰显着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

  宜兴均陶文化承载着历代陶工名匠的聪明才智。均陶原料采用当地蕴藏量丰富的甲泥、嫩泥和白泥等陶土,成型技法运用泥条盘筑成型、泥片镶接成型及模具成型法等方法,为陶瓷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泥条盘筑成型法

  自宋代起均陶大型的器皿就采用传统的泥条盘筑成型,窑场工匠也称之为“卡把式”。先把揉练好的泥料拍成缸底,将它放置在木制圆盘上,转动圆盘将搓成条状的泥料一圈圈向上捏筑,每筑一段就用陶棰和木拍内外夹击,使泥条之间紧密结合,待其稍干后逐段加高,直到拍打成形。

  (2)泥片镶接成型法

  清雍正年间普遍应用泥片镶接成型法来制作大型的陶器制品,窑场工匠称之为“打片法”。即在大型泥凳上用木拍将泥料反复拍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再用“矩车”按尺寸划成片状再拼接而成。制坯时先做底,并将木模置于坯底上,然后将泥片围于木模上,再用木拍将泥片搭接部分进行击拍再镶接成整体。

  镶接成型法功效比泥条盘筑法提高了一倍,且制品重量比盘筑成型轻很多,表面平整,规格基本统一,适用于各种型号尤其是大型陶缸的成型。泥片镶接法后来在紫砂壶成型技法上得以发扬光大。

  (3)模具印坯成型法

  利用模具成型也是传统的一种成型方法。很早就广泛地运用在陶瓷生产中,母模可以用陶泥或石膏制作成型,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是石膏模具。根据造型翻成若干模块,待模具干燥后,用泥片印制坯体后再拼接成型。现在印模也分手工印制成型和机器印制成型两种。

  无论采用哪种成型方法,和成型质量息息相关的坯体干燥技法、施釉等方式都是为了使坯体致密,避免渗透。

  4.传世的艺术成果,叙述着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

  宜兴均陶在明代被称为“宜均”,在当时的社会有良好的声誉。虽说是民窑,但高水平的制品达到宫廷御用的标准,所以产品也备受皇家欢迎。故宫博物院旧藏的明清时期的宜兴均陶就有几十件,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明代制作的精品有宜均挂釉仙鹤砚水壶、宜均天蓝釉鸡首瓶、宜均汉方瓶、宜均灰蓝釉海螺洗、宜均天青釉七孔花插、宜均天青釉花囊等,清代制作的精品有宜均天蓝釉小水盂、宜均灰绿釉延年铭水丞、宜均八卦琮式瓶、宜均天蓝釉兽耳衔环方瓶、宜均天青釉委角方盆、宜均叶式双孔花盆等。

  20世纪80年代起有数十套蟠龙陶台、均釉组合花盆等宜均产品进入紫光阁,虽经日晒雨淋,依然光亮如新。国家陶瓷大师李守才先生的个人作品“翔”和“龙腾”2005年也入选中南海紫光阁。

  均陶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了下来,而且其作品在国际性展览中屡屡获奖。20世纪60年代,均陶堆花龙缸、金鱼缸先后参加法国里昂国际工业展览会和澳大利亚国际展览会展出。80年代,均陶龙亭等园林陶新品参加英国利物浦国际园林节,荣获大金奖、最佳亭子奖和最佳艺术造型永久保留奖。现在均陶作品在陶瓷大赛中也屡屡获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传承宜兴均陶文化

  宜兴均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有美丽的釉色、卓绝的堆花工艺和传统的成型技艺,这些造就了形制端庄、古朴、恢宏大气的均陶文化。均陶是陶瓷文化的支脉,是陶瓷文化的DNA之一,丰富着陶瓷文化。

  宜兴均陶制品在浑朴中透着灵巧,在独特的传统文化中透着现代审美,特别是均釉和堆花的结合,使均陶文化拥有了其他陶瓷无法完成的装饰效果。传承均陶文化,不是死守传统不放,要在传统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大胆创新,使均陶发展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通過政府政策扶持和正面宣传引导,目前从事均陶行业人员呈大幅增长趋势,从最少的200多人到现在的3000多人。从业人员中有一些人取得国大师、省大师和省名人的荣誉,荣誉的光环给从业人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带动了从业人员的加入。宜兴地处江浙皖三省交汇处,交通发达,气候宜人,文化背景较好,吸引了大量其他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加入,从业人员的增多给均陶行业注入很多新生力量,十分有利于均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均陶作为日用陶销售很大,比如花盆类,除了景观类的大型花盆,还有迷你型的花盆,种上多肉、菖蒲等小株型植物特受大家欢迎。现在向陈设陶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大,比如传统的均陶陈设方法之一是在院门口放上2米多高的堆花花瓶显得特别大气。现在不是人人都奢望有院子,就凭借茶席、桌面陈设来寄托对均陶审美的情怀。

  传承均陶文化,需要均陶艺人扎根于陶都——宜兴这块土壤,适应时代的需要,用传统的文化因子展现现代气息,赋予均陶文化新的内涵;传承均陶文化,需要我们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敢于结合现代生活创造新的产品;传承均陶文化,需要有比较高的审美水平,有深厚的书法绘画基本功力,能掌握传统图案语言和现代设计语言,并能在创作理念中显示时代精神,为均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宜兴均陶文化永远丰富着陶瓷文化,并且永远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史俊棠. 宜兴均陶[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 李守才. 五彩霓裳[M].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3] 朱书华. 话说均陶[J]. 江苏陶瓷,2007,50(2):9-11.


上一篇:华人化学家崛起现象探因

下一篇:追求英语课堂的动态美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