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关于《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作者:鏈?煡 时间:2018-04-10 阅读:( )

  周洪明

  (上海市贸易学校,上海 200092)

  【关键词】食品安全;中职教学;食品添加剂;策略建议

  一、引言

  食品质量与安全 (Food Quality and Safety)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旨在研究食品的质量、安全与健康、食品营养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科学,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食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食品营养丰富,色、香、味、形俱佳;另一方面要求使用方便,清洁卫生,无毒无害,安全可靠。为此目标,在食品加工生产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以达到指标要求。但是,如果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私利而滥用食品添加剂,将极大地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由于这种情况屡有发生,使人们对食品的安全产生忧虑,甚至恐惧,使人谈“添”色变。因此,在中职食品类专业教学中,开设《食品添加剂》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并合理应用,对学生未来从业并保证行业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食品添加剂及其相关研究

  (一)食品添加剂的渊源

  食品添加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食品添加(food additive)最早是以“化学添加剂”形式出现的。“化学添加剂”(chemical additive)概念源自60多年前美国食品营养部食品保护委员会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的标题就是“食品加工中化学添加剂应用”,至20世纪70年代这个概念获得了广泛应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定义,食品添加剂就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储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在中国,GB2760—201 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如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等。”

  据考证,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渊源长久,食盐是人类社会最早使用的添加剂;魏晋时期,人们把发酵技术开始运用到馒头的蒸制之中,并为解决面的发酵问题开始使用添加碱面的技术;南宋开始,已以“一矾二碱三盐”的食品添加剂配方比例应用于油条的炸制之中。公元前1500年,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埃及就开始使用食用色素为糖果着色;公元前4世纪,欧洲人就开始为葡萄酒人工着色。上述表明,人类社会所以选择食品添加剂,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食品的品质,为人们带来视觉、嗅觉和味觉享受。可见,食品添加剂为人类形成丰富的饮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食品添加剂的现实应用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参天大树,统领食品工业,是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因素。由英国人威廉·亨利·柏琴(W.H-Perkins)从煤焦油中制取的食用色素苯胺紫;1901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发明了糖精;1908年,日本化学家在海藻中提取到谷氨酸钠即味精;1910年,植物油加氢的化学产物“人造黄油”诞生。目前,全世界所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已多达25000余种。 2006年,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的市场销售额约为310亿美元,而且这种增长趋势仍在继续。这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三)食品添加剂存在的负面影响

  食品添加剂为人类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带来严峻的现实问题。科学实验表明,现代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性质,为它提供了宽广、方便的应用途径,但是也引发了食品的安全隐患,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生产经营方面的诚信缺失以及追逐资本利益,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以达到掩盖产品低质量、诱骗消费者、赢取暴利的经营目的。另一方面,产生社会消费群体的使用安全风险,即使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如果超量或超范围使用,同样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上述问题表明,食品添加剂虽然改变了现代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的方式,并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福音,但其存在的负面影响是整个社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中职学校食品类专业开设《食品添加剂》的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内容陈旧,与行业发展脱节

  食品添加剂应用广泛,其品种与使用方法更新迅速,课程教学中要求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应用性强。然而目前许多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课程教材内容陈旧,相关信息未能及时,并且忽视食品添加剂课程与相关课程的交叉与渗透。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最新的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文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方面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二)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中职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直接参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劳动者,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通过对多所开设食品类专业的中职学校进行调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情况,注重书面知识传授,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脱离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由于实训条件不具备,或者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讲理论,而学生很少进行实践操作,导致动手能力不强,学生所学的理论到企业后与所从事的岗位不一致,学生难以适应行业工作的需要。

  (三)缺乏中职特点,教学方法失当

  总体来说,目前食品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缺乏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与实际脱离,与职业学校的定位不一致,也与学生的就业趋向不相吻合。 中职学校的教学由于受到生源的影响及应试教学的需要,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结果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逐渐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虽然也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式,但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然而,我们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教材和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激发。

  三、《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梳理课程内涵,改革教学方法

  依据行业最新发展与变化,梳理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通过课程的讲授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所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种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法规编号,熟悉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与标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方法和程序、掌握基本的使用限量要求,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的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彻底摈弃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鼓励教师运用情景教学、头脑风暴等手段,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跟踪行业动态,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注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行业和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等充分融入到理论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最前沿动态,建立解决问题的新思维。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质量,可以引入相关图片和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经过长期的严格的试验和筛选,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使用添加剂的标准和规范。为此,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政府制定的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法规,并且必须严格执行;其次,选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相关原则,即:添加剂不能破坏食品的营养素;不能影响食品的质量及风味;不得掩盖腐败变质食品的缺陷;符合相应的质量指标,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于食品中,能分析鉴定出来。

  (三)实施产教协同,强化技能培养

  为适应食品行业发展,为行业培养更多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教育必须实行产教协同,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产教协同的形式主要有: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活动;学校面向企业开展在职培训;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开发等多种形式。

  为了顺利实施产教协同,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食品加工专业产教协同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中职学校食品类专业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国内外食品安全的标准与法规等方面知识,提高基本操作技能,能从事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管理技术等工作。为食品质检、卫检机构、科研机构、食品生产及贮藏物流企业、餐饮业提供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在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食品类专业学生《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食品加工行业人才需求,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正行,狄济乐.食品添加剂新产品与新技术[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s].2011.

  [3]刘润平.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及展望[J].农产品加工,2009 (8):6—7.

  [4]蓝方存,李晔,林杰.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研究状况[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3(2):50.

  [5]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食品学报,2004,4.

  作者简介:

  周洪明:(1965-),男,上海市贸易学校任教,学士,讲师,专职督导,研究方向:教学督导,食品安全。

上一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教学融汇德育教育的策略

下一篇: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