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教育管理的属性分析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5-10 阅读:( )

  江浩铭 张霞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省 南昌市 330013

  关键词:教育管理、社会管理、教育发展规划

  “教育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学者D.E.奥洛斯基在其所著的《今日教育管理》一书中是把教育管理视为管理科学加教育。他认为,管理就是将理性认识付诸于有组织的活动。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各组织及其管理都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所以管理是一大类普遍的活动,它的某些方面又各不相同,如商业、公关、医务、教育以及其他职业。因此我们可以把管理看作是一般原理以及普遍与特殊成分的一种合理行为。日本学者安藤尧雄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一书中强调学校管理应该说是学校教育的管理。教育管理不仅要对物资设备进行管理,更要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进行管理。我国学者张复荃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提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实现教育管理的职能,需要考虑到社会管理各领域中那些最一般的共同的职能。教育管理又是以培养某种规格的人为自己活动的目标和归宿。管理的客体不同,任务和手段不同以及教育科学所确定的过程和规律的性质也不同,从而又与社会管理的其他领域有所区别。

  一、教育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联系

  1、教育管理是沿着教育特有的轨迹在运行,还是沿着社会管理的轨迹在运行,或者是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一直是教育管理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 我认为,教育管理一词是现代社会“大教育”概念下的产物。它打破了以往那种封闭状态的教育格局,立足于社会整体化为前提的教育。从这个思想出发,原来意义上的“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已经包容不下了。既然社会是一大系统,它是以整体面貌出现的,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整体之中,而是要与其他子系统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2、教育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一定要与其他子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形式的互动。因此,教育管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约束下,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对整个教育系统及各级各类教育组织(正规的与非正规的)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挥,监督与协调,激励与控制,使有限的办教育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有序过程。

  二、教育管理存在的特点

  教育管理是一种教育现象,它是教育科学中一个特殊领域,具有自己的以下一些特点。

  1、教育管理的首要是管理育人。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有效地育人,因此,育人也就成为教育管理不同于其他部门管理的显著特点之一。教育管理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其中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信息环境。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具有强大的熏陶力。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种管理业务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者,要以自己的品德和模范行动去影响他人。

  2、教育管理是一种脑力活动。“管理也是一种教育”的思想,用这个原则去衡量一切管理措施的得与失。教育管理要从“差异”状态出发,采用权变管理的思路,利用“冲突理论”中的精髓,向着统一、有序的教育目标前进。 教育管理的主体是脑力劳动者。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都属于脑力劳动者。他们都是通过创造、传播、应用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为社会服务,并得到社会承认。他们与体力劳动者不同,因此教育管理要尊重脑力劳动的特点。

  3、教育质量的波动性。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是在开放系统中进行工作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不同的观念、态度、行为影响着受教育者。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有共同的教育因素,又有大量的不统一的、又难于控制的因素,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就给教育管理带来许多难题。教育质量不同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它从“原材料”开始、整个“工艺过程”,直到产品检验,始终受到各种确定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双重影响。教育学中提出的许多要求和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常规方法都属于确定性因素。而现实生活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教育的影响要大得多。两种因素中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相互影响就出现教育质量的波动现象。

  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源

  1.教育管理是思想与实践的活动。教育者的地位与他们的知识储备息息相关。国家管理部门采用学衔、职称来表示他们的地位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因此,他们十分看重学衔与职称。但是由于社会因素的复杂性和各种机遇的出现,在评定职称时又不可能“十分公平”,因此,在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下,产生了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2.教育管理体制即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所以要解决好教育管理权力是如何确立和划分的,中央和地方各自设置什么形式的教育管理机构以及这些机构之间是否表现出一定的隶属关系等。

  四、教育管理对核心问题采取的相应策略

  教育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之间围绕教育事权方面的权限划分。由于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中央政府关于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布局、规模与宏观结构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教育、满足局部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学校自身利益的冲突与矛盾,正逐渐成为深化教育管理改革的重大课题。

  1.健全中央和地方统筹有力、责权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2.明晰权责关系,侧重宏观管理、制定政策、配置教育资源,强化监督检查、指导服务等功能。完善管理制度,站在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来制定制度,加强沟通交流,使其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3.实行宏观调控,完善约束机制是构建教育管理体制的保证权力。没有监督和约束,就会滋生腐败,没有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仅仅依靠人们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自我约束力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在权力下放的同时,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以政策引导人,以法规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是构建教育管理体制的保证。

  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在评价教师工作质量时,要看到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学生)及其劳动形态具有的模糊性、活化性、灵活性和效益滞后性等特点。如果教育管理人员忽视这个特点,在评价教师劳动时过分强调精确性、物化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往往会加剧彼此之间的矛盾。作为教育管理人员要尊重教师个体的劳动,不要用行政手段乱加干预、求全责备,而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正确处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关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利用社会、家庭等有利因素与学校各方面工作积极的配合起来。

  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与社会管理的共同功能。 任何一级教育组织都存在于社区环境之中,社区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教育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教育管理的作用就是使教育组织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积极因素,防止和克服消极因素,把分散、无序状态的教育因素,变成有序的状况,消除教育组织内部各种矛盾和冲突,调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学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各级教育组织对教育工作进行有效地指导、协调和控制。在动态的环境中求得新的平衡,建立正常的教育秩序和合理的规章制度, 在可能的范围内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处理好发展中的规模、速度、类型、结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工作计划,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组合的方式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D.E.奥洛斯基.今日教育管理.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安藤尧雄.学校管理.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张复荃.现代教育管理.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江浩铭,性别:男,江西省瑞昌市人,1987年出生,学历:研究生

  职称:助教,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上一篇:大数定律的生活体现

下一篇: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