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试论乡村伦理下的农村学校德育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8-02 阅读:( )

  摘 要 农村学校德育有着区别于城市学校德育的特殊性。农村学校德育可以守护传统乡村伦理,传承传统道德伦理的精华;乡村伦理能在德育主体的全面发展、德育资源的开发、德育效果的提高等多方面促进农村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二者互动共生。农村学校德育融入乡村伦理,是构建农村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 键 词 乡村伦理;农村学校;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7-0009-03

  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城市伦理道德对传统乡村伦理道德的冲击,导致农村学校德育的严重城市化倾向。处于城市伦理道德和乡村伦理道德双重挤压的特殊处境,决定了我国农村学校德育的特殊性。如何守护与传承乡村伦理道德,挖掘和利用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德育因子,并将其注入到学校德育中,是构建农村学校德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学校德育的特殊性

  (一)本土性:扎根于乡村伦理的道德教育

  中国乡村文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即便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也很难掩盖这种底色。传统乡村社会长期定居、缺乏流动、依附土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乡村传统的文化习俗得以完整保存,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乡村传统文化崇尚仁、义、礼、智、信,形成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勤勉耐劳的生存伦理观,信任互助的交往准则等等传统乡村伦理道德观念。由此,农村学校德育就有了独特的乡土味。首先,农村学校是乡村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载体,而农村学生的精神成长主要依靠学校德育,这就决定了农村德育的目的和内容,都具有明显的乡土特色。其次,农村学校的教师以土生土长、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为主体,当地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伦理道德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再者,即使农村学生将来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乡村伦理也能为其提供必备的道德素养,比如信任、勤劳、互助、专一等,让其受用一生。

  (二)双重性:城市道德和乡村伦理挤压下的道德教育

  在涂尔干看来,谈论道德教育而不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一定会陷入含糊不清和不着边际的道德教育共性中而不能自拔。我们现在要寻求的不应该是人类共同的道德教育,而应该是我国现时的道德教育。[1]乡村少年是农村学校德育的主体,其特殊处境决定了农村学校德育的特殊性。

  1.双重生活空间:乡村少年的现实境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农业文明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一步步的紧逼下逐步消解,乡村以及乡村文化被边缘化,乡村伦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此背景下,乡村少年追逐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自己生活和成长的这片土地却越来越陌生。农村学校担负着传播乡村文化,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责任。然而在现实乡村教育中,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承载的思想和情感都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化倾向。乡村少年身在乡土,却接受着城市化的教育,当学校所传达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与其在乡村生活中所接受的教育产生冲突时,就会迷茫于城市道德和乡村道德的两难选择中。

  2.双重道德使命:农村学校德育的应然选择

  现代化、城市化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就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学校德育首先应承担起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城市环境、城市生活、城市文明和城市伦理道德的责任。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接纳和传承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了解、认识、熟悉乡村文化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人,才能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很好地生存;同时能够在面临文化冲突时,坚定地保持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自信。[2]

  二、乡村伦理与农村学校德育的互动共生

  (一)农村学校德育对乡村伦理的守护与传承

  乡村伦理对农村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而农村学校生活化、形象化的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抽象性。学校通过建构科学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到,乡村文化、乡村伦理道德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对乡村伦理的认知和学习,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农村学校德育是守护与传承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文化和乡村伦理道德日渐边缘化、日渐失忆时,农村学校德育作为农村学生体验乡村文化和伦理道德的重要方式,不仅成为对乡村少年进行道德传播和德性教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承载乡村伦理价值的载体。农村学校德育所具有的文化影响和教育力量成为守护乡村伦理的重要方式。

  (二)乡村伦理促进农村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

  1.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乡村文化和伦理道德总是以一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农村生活之中。让乡村伦理融入农村学校德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交流、讨论中,挖掘各方面的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尊重自然、勤勉耐劳、信任互助等传统道德观念是乡村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的朴素农耕文化能够让学生体验劳动、热爱劳动;传统节日文化能够让学生学会敬亲孝长;原始的生态文化能够让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3]将乡村伦理融入学校德育中,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2.拓展农村学校德育资源

  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德育目标的达成度。目前,我国农村学校德育基本以城市为蓝本,而城市学校开展的德育是建立在先进的条件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基础之上的。农村学校在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时,在资金、师资、硬件设施等各个方面都不及城市学校。因此,也很难收到相应的德育成效。乡村伦理作为德育资源,其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独特的生态文化、生产文化、人文文化等;二是乡村人与生俱来的尊老爱幼、信任互助、勤劳淳朴、生活朴素等传统美德以及对乡村的情感。这些都是农村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可以成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题,勤劳质朴的传统美德也可以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主题,信任互助的交往伦理可以成为学生人际交往的准则,质朴的习俗伦理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体验,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上一篇:基于价值重建的农村德育

下一篇:农家生活的教育意蕴审思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