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探析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0-29 阅读:( )

  王湘林 杨章成

  (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广西 柳州545006)

  关键词:新形势 团支部 活力提升

  一、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的必要性

  团中央、教育部于2005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组织建设要以活跃基层组织为重点”;共青团中央《学校共青团工作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以提升活力为关键,巩固班级团支部主阵地”;在高校共青团2016年重点工作网络访谈会上,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也提出要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高校基层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组织青年、引导青年、凝聚青年的重任,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提升团支部的活力是高校共青团围绕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基础性工程之一。

  二、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和群体性青年团员特点分析

  (一)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和工作现状

  首先从上级团委层面分析,上级团委对基层团支部的建设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特别是在思想引领和主题团日活动的指导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和分层、分类指导。此外,从基层团支部和团支委层面分析,团支委的职能范围和工作分工不够明确,团支委自身的理论学习、思想政治修养、工作能力欠缺,导致团支部组织开展的活动偏娱乐性,缺乏思想性和吸引力,存在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性普遍不高的现象,基层团支部活力亟待提升。

  (二)新媒体新形势背景下,从广大团员青年的群体性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90后”大学生是现阶段高校的主要群体,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是网络、手机、微信等使用群体的重要对象,他们个性张扬、自主意识、叛逆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网络上各类社会思潮、非主流文化等不良思潮,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同时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支部构架,班级团支部建设,已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影响力度方面,传统的支部构建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三、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措施

  (一)规范基础团务工作,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1. 进一步明确支委的职责范围和具体分工,规范基础团务工作,制定《团支部工作指导手册》、《团支部工作推进规划表》,对团支部开展的团务工作和活动流程进行规范,让工作有标准可依,有程序可循。继续贯彻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团员大会和团小组会,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团员意识,激励团员青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健全团内民主,充分听取团员青年参与团内事物的话语权等。

  2.加强团支部的自身建设,关键要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选拔政治觉悟高、有群众基础的团员作为团干部,加大团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切实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举办“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团干部成长课堂”等业务培训和讲座,通过团干专题培训和例会学习相结合,推进学习型团干队伍建设。

  3.通过团支书风采大赛、团支书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给团干部提供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机会。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会在五四评优前开展全院范围内的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活动,活动采取PPT汇报和视频展现等方式,把支部一年来的工作向学院团委进行全方位的汇报,评委由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团委主要学生干部组成,由评委们进行客观评价,效果甚好。

  (二)创新建团模式,积极利用新媒体,不断深化拓展团组织的服务功能

  针对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网络化的特点,一方面可通过微信建团、微博建团等方式聚集青年,坚持“团员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设在哪里”,及时把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微信、易班、微博等服务平台,及时在平台发布通知公告,让青年学生及时掌握各类资讯。此外,可围绕针对团员青年的学习生活需要和成长服务,开展各类活动。如在2016级的迎新工作中,笔者所在学院在新生未进校报到前,就先建立了班级的QQ群,并在第一时间向新生推送了学院的微信平台,提前告知新生入校报道的流程和各类服务指南,为新生入校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及时把握了青年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新生的广泛好评。另一方面,要及时利用网络媒体在团员青年中传播正能量,如引导团员青年关注青年之声、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平台,积极把握广大团员青年的话语权,不断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此外,还可鼓励和推动团员青年成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提高网络纯洁度。

  (三)围绕中心,结合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构建思想引领的分层分类工作体系

  首先上级团委层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时间节点,逐步构建思想引领分层、分类工作体系,做好分类引导的目标、内容、载体和方法,实施针对性强的思想引导,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等主题,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主题团日活动。如大一集中开展爱国爱校教育、自我认知等教育;大二开展理想信念和道德意识教育;大三开展责任和奉献教育; 大四开展感恩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基层团支部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围绕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大一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认知、团结互助等方面的主题活动;大二开展素质拓展、专业技能提升、成长服务等方面的主题活动;大三开展职业选择、科研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主题活动;大四开展就业形势分析、模拟面试、简历制作等就业指导服务方面的主题活动,在促进学风建设的同时,也充分调动基层团支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助推广大青年团员成长成才。

  (四)加强团支部活动的常态化建设

  团支部开展的活动往往比较零散,缺乏统揽,比较难持久深入开展,大部分原因是活动僵硬死板,活动缺乏创新,没有结合团员青年的实际需要。上级团委可将团支部开展活动的次数和团员青年参与率纳入基层年度考核体系中,不断完善考核机制,让支部开展活动的状态由被动变主动,推进团支部活动的常态化建设。

  (五)加强团支部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品牌活动大都是连续性较强的活动,可以产生持久、积极的效应。一方面,上级团委可编印《团支部活力提升宝典》,引导基层团支部从思想引导类、组织建设类、服务青年类、权益保护类、志愿服务类、素质拓展类、文化娱乐类、新媒体类八个模块来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结合时代的特点,围绕时代主旋律,结合广大团员的需要和兴趣,提高团员青年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团支部要结合专业和青年团员的兴趣需要,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团日活动。笔者所在学院通过构建“一团一品”新格局,有效助推了基层团支部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如金融学专业团支部结合专业和就业的需要,开展了“点钞比赛”、“简历设计大赛”、“我是演说家”等主题活动;会计学专业团支部开展了“党章知识竞赛”、“阳光跑操”、“双11晚会”、“小学支教”等活动,财务学和经济学专业的团支部开展了“汉字听写大会”、“奔跑吧,财务精英”等主题活动, 立足了青年的需求,得到了广大团员的认可和好评。

  【参考文献】

  [1]张玲,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

  [2]张冲,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探析[j].陕西科技大学,2014(8).

  [作者简介]王湘林(1984-),女,湖南永州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杨章成(1980-),男,硕士,广西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创新

下一篇: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