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高等地质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14 阅读:( )

  张丽萍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关键字:地质院校;就业;问题;对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每年逐步的扩张,这满足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但是高校的扩大招生对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而地质类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尤其巨大。中国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国家,其中矿产资源维持了我国过去三十年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决定了我国能否在接下来几十年内保持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解决地质类院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巨大就业问题,无论对保障地质行业健康的发展还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更趋向于多元化,与以前的就业选择相比,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可选择工作越来越多,并不拘泥于本专业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1]。他们乐于接受各种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就以自身综合能力较强的地质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的就业选择将会越来越多、就业的方式越来越趋于多样性。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存在有出国、大学生村官、事业单位、私企、公务员等多种选择。对于家在西部或有志于西部开发的大学生来说,支教下乡、西部计划等都是不错的就业选择。

  近年来全国开设有地质专业的院校都在扩大招生,导致现阶段的地质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国际矿产品价格的持续萎靡,社会上对地质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逐年降低,这就造成了一个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大,造成了现阶段面临的巨大的就业问题。

  2 存在问题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就业形势也日新月异,但是国内的就业体制改革却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现在的就业体制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势必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2]。大学毕业生从找到工作到开始工作这个阶段要办理十分繁琐的手续,学校对就业程序的过度审批和十分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同时,临近毕业季的时候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对自己的定位不清,对以后的工作定位不清,没有主见,受老一辈的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导致其不能适应新的就业环境,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产生就业难的问题。他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部分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没有转变自己的观念,适应当今社会的就业节奏。对就业没有做足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导致难以就业。(2)部分大学生对目前社会的就业环境判断失误并且对自己的定位不清,对自身综合能力没有一个清新的认识,盲目的追求高工资且超出自身条件的工作,缺乏理性的思考,导致碰到就业难的问题。观念的转变是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才能指导自己找到一个合适自己又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地方发达有些地方落后,这就导致了西部落后地区的人才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的人才向城里流动、小城市的人才向大城市流动的现状。对于地质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西部偏远落后地区有着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很多毕业生基于对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的考量,基本不愿意去西部偏远地区工作。现实的就业结构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3 高等地质院校就业难的原因

  地质专业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工作环境艰苦的专业,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这个行业,或者只是想在地质类院校取到本科文凭,然后大学毕业后转其他行业,但是专业门槛往往是这部分人的最大掣肘。还有一部分人执着于找一份稳定、轻松、高薪的工作,然而往往大多数单位不能满足这部分人的要求,或者这部分人不能够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最终导致就业难。

  在地质类高校里存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由于大学和高中的管理方式不一样,在学业上,地质类高校的教师并不会像高中老师那样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赶着学生读书,而是全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去学习。然而有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对自身要求放松了,不再像高中一样,每天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读书上,而把精力花在其他方面。这导致他们在专业的学习上的“学艺不精”,自身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导致就业难。

  近年来,国家政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国际矿产品价格持续萎靡导致大量国内地矿类企业破产或趁行业低谷而升级转型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地质行业对毕业生人才需求的日渐减少,而由于前几年地质类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持续上升,从而造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在目前整体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应当尽最大努力帮助每一个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完善,首先,学校应当在思想教育方面多做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转变以前错误的就业观念,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其次,学校应当与就业单位多联系,积极向就业单位推荐本校优秀的毕业生,尽可能的争取到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的问题。

  4 解决高等地质院校就业难的对策

  地质类院校可在新生入学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新生入学时就帮助他们确立自己大学甚至毕业以后工作的生涯规划,确立自己的目标。同时对即将毕业的同学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改变自己以前错误的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目前国内大部分大学都开设有类似的课程,但是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这类课程并不是由专业人士来教授,而且让学校内部一些非专业人士来教授,这些现象往往导致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地质类院校应当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聘请专业人士来指导学生如何规划人士,指导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目前“全民创业,万众创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政府也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给予了极大的政策和资金的帮助,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创业。同时社会上也形成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创业的风潮,地质类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难题,学校应当转变思路,应当要认识到就业不入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让更多的毕业生了解这一国家战略,帮助毕业生更加了解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并且对毕业生创业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政策上的支持、物质上的奖励。

  矿山或偏远地区是地质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这是地质类院校专业性质、工作的需要等多重因素所决定的,要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在矿山或偏远地区工作,畅通基层单位或中小型矿业企业到学校招聘的渠道,增加就业渠道,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另自己满意的工作,真正的人才谁都不会嫌多[3]。因此地质类院校应当抓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同时高等地质院校应当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传统的思维,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组织、交际、管理等自身综合能力,提高高等地质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是解决当下面临的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性途径。

  [1]胡修池, 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锡钦.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时空, 2015.

  [3]郑擎, 张坤. 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 大众科技, 2012.

上一篇:当代平面设计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大学需要怎样的治理现代化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