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1-07 阅读:( )

  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要实现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信息化和大众化,我们就必须考虑高等教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教育资源在各区域的合理配置。目前,河南省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总体上偏向于公办重点高校,各区域高校尤其是民办高等院校还存在着师资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并找出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河南高等院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较为合理的模式,可以为河南省普通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概况

  随着国家的高校扩招政策推出,我省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渐加大,高校规模加大主要原因是河南省推出一系列民办教育政策,这些政策促进了我省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在河南省的47所(含8所独立学院)本科普通高校中,民办的本科高校共有7所,公办普通本科40所。表1中给出了2008-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的规模。总的来说,教师资源逐年增加,生师比也在下降,但是比例仍然偏高。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22%,低于全国的30%;校均规模达到12802人(全国是9675人),其中本科学校达到21300人(全国是13999),生师比17.22∶1(在校生和教师总数均为折合数),全国是17.52∶1,未折合的生师比是18.13∶1,高于全国的17.80∶1,部分民办院校严重缺少教师,生师比甚至达到20∶1。

  (二)公办和民办的教师资源比较[1]10

  通过民办和公办普通高校相关指标的比较发现民办院校发展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总数不多,发展不均衡

  因为河南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因此整体上数量不多,且大部分集中在郑州。由于其民营性质,管理者多为家族企业,缺少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很多学校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学质量差、历史较短的学校,甚至还未发展就已经消亡。随着国家促进民办教育政策的出台,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民办高校在聘请优秀的教师方面遇到比较大的障碍,如教师编制、养老保险、教育部门对教师科研、职称评定方面存在着偏见等问题,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师流失严重,所以出现了如今民办高校的师资年龄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

  3.固有资源不完善

  民办高等院校要想长远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民办高校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能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所以民办高校大多数都处于资金严重短缺的状态。

  二、影响高等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

  (一)政府因素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受政府制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同一政府在不同时期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可能不同,从而对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也不同。各高等学校之间的综合实力的差别和政府追求较高投资效益的现实性,决定了政府教育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具有倾向性。

  (二)市场因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高等教育结果的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制中,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会影响其资源配置情况。高等教育的结果主要有人才、科研成果以及为社会提供的其他服务。这些结果的市场供求状况会影响政府或学校的资源配置决策。

  (三)学校自身因素

  高等学校办学主体的不同也会影响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资源配置。政府对公立学校的资源配置量往往要多于对私立学校的资源配置量。同时,高等学校的声誉是影响政府对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方面

  1.经费投入均衡化[3]138

  由于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教育投资向一部分学校倾斜,在公办高校的系统内,现行的财政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尽管使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在透明性和公平性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过于粗糙,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的成本,也没有考虑办学效益的好坏。这必然导致各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以便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其结果是导致了专业设置重复、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差等不良后果,国有教育资源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大量国有教育资源被非法投入到各地的“国有民办”或者“公办民校”中。

上一篇:浅谈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下一篇: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