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探析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1-07 阅读:( )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空前上升。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高等教育的协调、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这其中应该有三层意思: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密切,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发展;社会不能离开人而存在,没有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无法实现。人类社会是个整体,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平衡发展,忽视某一方面的发展必将破坏这个整体,危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其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平等性的原则。

  二、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所在,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要科学发展,就必须在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上都坚持以人为本,了解高等教育对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抓住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办出特色高等教育。

  第二,科学发展观同样强调了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全面性,发展高等教育是为了全体学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强调调动高等教育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各类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发展的协调。另外,充分考虑发展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等,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制订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过程。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首先,在高等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是“以人为本”思想最基本的体现。高等教育成功的一个标准就是教育者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进取精神。在平等相处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要理解、尊重、关怀学生,乐于和学生交往,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给予帮助和指导,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其次,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中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使教育资源紧缺,表现出生源质量下降,办学条件全面紧张,教育质量下滑等不协调现象。这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应当坚持适度原则,在保持并持续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校的硬、软件的承载能力,使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社会经济支持能力相适应,与学校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与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合理需求相适应。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使高等教育能够健康地、持续地发展。

  第三,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并根据需要协调学科和专业建设。受教育者来自不同地域,他们自身的文化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都不尽一样。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个体发展要求差异,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同时,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诸多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问题,比如学科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学科老化、专业设置过于滞后、学科和专业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等,造成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校办学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科学规划,比如改造传统学科,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积极发展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和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学科专业等,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健全规章制度,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协调发展。

  1.推动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良性用人和评估机制。选拔教育者必须注意德、能、勤、绩,注重爱心,实行全员聘任制,创设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坚持进行业务测评,将评估和年终考核相结合,评估与评聘职称、工资待遇挂钩,奖优罚劣,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奖励力度等措施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为教育者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改善教育者的工作、生活、福利待遇。对于学生,则需通过各种物质和精神奖励,比如评选优秀学生个人、集体,颁发奖学金等,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发挥先进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3.积极推行弹性学分制,实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真正落实创新素质教育。学生可自主安排毕业时间,按照所修学分数缴纳学费。在标准修业年限基础上,允许提前修满总学分的学生提前毕业,也允许后进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延迟毕业。实行教师课堂公开化,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充分体现其主人翁精神,使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4.在综合协调中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推进高等教育观念和目标的创新,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培育身心、素质、能力和技能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推进高等教育体制和内容的创新,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坚持全面正确的科学教育发展观、改革观,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内在统一的发展思路,统筹兼顾,科学筹划,努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也是我国迎接新挑战、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当前国际竞争更加集中到对人才的竞争,我国要赢得竞争,就必须依靠高等教育培养造就的高素质劳动者、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贯穿到高等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把握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和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

下一篇:高校雕塑创作课教学的探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