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提升本科学生“企业学习”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9-02 阅读:( )

  摘要:“企业学习”环节学生学习质量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南京工程学院以明晰现场工程师的规格标准为起点,以“普惠型”培养模式带动全校人才培养内涵拓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校内外联动的实践教育平台为基础,构建了完全意义上自主、灵活的校企相融协同育人模式,为创新“企业学习”实施平台与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卓越计划;企业学习;实践教育平台;协同育人

  2010年教育部联合中国工程院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其主要任务即是为了创建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探索高素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卓越计划”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培养人才的工程实践素养与能力,因此校企合作培养成为其基本定式,“企业学习” 质量成为“卓越计划”所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卓越计划”总体方案研究者、设计者、推动者之一林健教授也指出:“卓越计划”要求培养过程中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企业学习的目的包括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开发、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

  南京工程学院是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共有6个专业进入试点计划。学校在“卓越计划”试点工作中,围绕“卓越计划”试点目标,开展了持续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采用“普惠型”,而非“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有效地实现了通过“卓越计划”的实施带动全校人才培养内涵拓展和质量提升的目的,确保了试点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普遍意义;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安排中的“企业学习”机制,逐步形成以企业学习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多样化的学习成果考核为评价标准,通过校内外实践教育平台联动,实现完全意义上自主、灵活的校企相融协同育人模式。经过两轮学生的教学实践,参与学生的工程素养、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培养成效显著。

  一、按教学目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企业学习环节是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和实施,以企业实际场所为学习地点,与专业培养强相关的复合实践教学环节。在该环节的培养机制构建中,人物、地点、目标要围绕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要定位在“为造就卓越工程师打好基础”,所以要以提高综合工程素质为中心,这也是企业学习环节设计的依据。企业学习环节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基本途径是产学研三方深度合作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机制有效建立的基础是合理实现三方的互利共赢;关键点是实现产学研三方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深度整合,建设校内校外互补的平台,尊重学习规律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学习安排,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项目。在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下,有效实现企业学习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模式,是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所以企业学习过程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是校企合作项目管理。这里的“校企合作项目”可以是基于企业需求的实际项目,也可以是校企双方合作设计与实施的教学项目。

  对于本科教学型的南京工程学院,以工科为主,侧重于培养工程技术应用的设计工程师与生产工程师,以及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因此所培养人才的企业学习环节教学目标具有其明显特色内涵。学校一直依托行业办学,与机电行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在校内建设了体系完整、教学容量留有余量、技术动态更新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这些是学校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基础。

  学校在“卓越计划”推行过程中,以人才培养的定位、社会需求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对学生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标准进行了细化,对课程体系实施改革与重组,并制订企业培养方案,按照目标功能模块化设计企业培养方案,以确保“企业学习”的质量。更进一步,按企业学习的教学目标,学校研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出相应的协同育人机制,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原则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突破教学人员、形式、地点、时间的制约;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多样化的学习成果考核为评价标准,打破僵化的评价机制约束;校内外互动,构建校内外联动的实践教育平台,实现完全意义上自主、灵活的校企相融协同育人模式。

  1.“分阶段、分层次,螺旋上升”的分段式个性化培养机制

  我校的试点专业分布在机械制造业和电力生产行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企业学习除通过实际生产过程和项目,实现在校学习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学习和综合应用外,更需要完成行业标准及规范、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及管理、企业文化等知识的学习和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学习过程,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针对此特点,我们设计了“分阶段、分层次,螺旋上升”分段式培养机制。同时,企业学习也是一个复合性教学环节,具有地点分散、项目多样、理实相融、自主研学、个性培养等特征,因此,在企业学习内容的设计中,学校除制定教学组织的规范、目标和标准外,一般不限定具体企业学习内容,而是在实施过程的某一具体阶段,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学生按要求自行设计。

  “分阶段、分层次”指将企业学习分成“认知、提升和实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学习、应用、创新”三个层次。不同阶段,及同一阶段的企业学习的时间不一定连续,可以分段进行,但要求每个阶段的企业学习目标是连续上升的。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与“应用”,或“应用”与“创新”层次之间学生需要完成相关企业学习内容的自主设计。

  2.学生企业双向选择,校内校外双向流动的过程管理机制

  企业学习环节需要解决好学生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的矛盾,否则企业学习只能流于形式。为此,学校以企业学习的教学目标、规范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在校内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在校外构建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基于实践教学的双平台,学校在企业学习环节中,能够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利益和需求,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建立企业学习双向选择、双向流动机制(参见图)。

  “双向选择”指在企业学习的每个阶段开始时,学生和企业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学习项目和企业;在学习过程中,再根据企业的要求安排1-2次的双向选择,增加学生和企业的接触面,扩大学生的学习广度和企业的选择范围,确保学生和企业受益面的最大化。

  “双向流动”指在每次企业学习的双向选择环节中,指导团队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以校内平台为主体的企业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以确保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

  校内项目库与企业项目库仅在项目实施平台、主体有所区分,其人才培养的目标、途径和质量是一致的,只是为了尊重企业与学生的自主权而设计,并无高低之分。根据学校规定,校内项目也必须有企业学习、调研安排;根据项目实施需要,企业项目也可以安排校内学习、实践等环节。

  3.指导、学习双团队,协作学习机制

  一般情况下,“应用”“创新”层次所对应的项目是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的技术开发、创新,其中不乏涉及企业技术机密的情况,“实战”阶段的创新项目更是如此。针对此情况,我校采用以“分散实习”为主的企业学习方式,通过构建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学习团队的双团队模式,既获得企业的认可与大力支持,又使学生的企业学习质量得到确保,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分散式”企业学习方式主要是根据项目特性和企业的需求而产生的。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的项目,企业从技术保密以及人才储备等因素考虑,大多要求参与学生相对稳定,最好结合学生就业意愿,这些项目一般需要多人协同工作方能完成,因此同一班级的学生就会分散到不同的企业,以“协作式学习团队”的形式进行“分散式”企业学习。同时,因为是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关的项目,虽然以某一个企业或企业的一个部门为主体,但也经常涉及第三方单位与部门,或在部门之间穿插进行,所以企业学习的指导教师也就需由校内和企业相关部门的专家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开展指导。企业学习的指导团队和学习团队虽然按项目组建,但参与人员可以在不同项目之间进行流动,以保证“双向选择”“双向流动”得以实现。

  4.过程考核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的个性化评价机制

  传统的学习结果评价以考试或成果评价为主,而“实践能力是综合运用知识、技术和现代工具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评价维度更多,体系更复杂。企业学习作为一个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复合性教学环节,很难套用传统的简单成果考核机制。在实践过程中,我校不仅进行成果评价,更强化过程考核,并引入了个性化评价机制。

  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知识、素质、能力三方面,规范企业学习项目主要过程的环节类型和学习目标。每位参与企业学习的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学习项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细化具体环节和目标,编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学习方案包括学习阶段分划、过程考核点、阶段成果等内容的设计。方案设计是否符合企业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则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把关。在企业学习项目的持续开展过程中,以学生前期制订的学习方案为依据进行过程考核,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制订计划和实施方案能力的同时,也能解决传统的结果评价方式对市场因素,行业、企业、社会、学习主体等要求关注不多的弊病,兼顾过程与结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的工程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修改了项目方案,则需要对企业学习方案做修订,并将修订之前的考核成绩纳入企业学习成绩考核范围;在项目结束时,对项目的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并给出最终的学习成绩。

  二、校内外联动,科研服务教学,搭建“企业学习”平台

  近年来,我校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探索“全程参与,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针对企业学习,专门制定了“关于做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组织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对“企业学习”全过程的设计、组织、管理提出了全面要求。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学校鼓励各试点专业根据学校的指导意见,积极、主动探索和创新具备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和途径。学校重点抓住校外实践教育平台、校内实践教育平台和科研服务教学三个关键点积极推进企业学习的协同育人机制落地。

  1.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平台

  支撑企业学习的实践教育平台主体是设备、条件,但核心是校企专家组成的指导教师团队和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项目库。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校企融合、深度合作的校外高水平实践教育平台是企业学习目标可靠实现的基础。

  学校以“卓越计划”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校外实践教育平台建设,以“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实验室+实践基地”框架,逐步递进构建“学做合一”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教育平台,从而形成“教与学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全面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将企业的实际项目按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体系进行适当地分解、重组,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共同设计教学目标、实施过程、考核标准,从而形成项目能力培养紧耦合、企业专家参与形式多样化的校外实践教育平台,这样在为企业专家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专家参与指标的可能性与积极性,使校外实践教育平台形式多样化并不断良性循环。

  我校除要求每专业建设不少于3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外,学校还协同11家行业领先的企业建设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2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初步建立了资源较为充足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2.构建校内实践教育平台

  企业学习“双平台、双导师;双向选择、双向流动”机制的可靠实现,需要构建校内跟踪技术发展、贴近工程实际的高水平校内实践教育平台。校内平台既是尊重企业和学生意愿,也是保证学生完成企业学习内容的必要条件。

  我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各专业要建设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校内实践教育平台;学校通过资源优化、整合,组建了工业中心和创新学院作为校级共享的实践教育平台。在硬件方面,校级共享的实践教育平台集中了19家企业进行合作共建了实验室,其中8家企业排名世界前500强;在教学模式方面,校级共享的实践教育平台构建了横向联合、纵向协调的模块化的校内项目库,由校内外老师组成教学团队进行模块化教学,知识与技能模块为纵轴,以同一知识技能模块的不同进阶为横轴,形成纵横交错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自动化专业“卓越班”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团队按照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电气设计和机电联调四个纵深方向的模块,每个模块的不同横向能力阶段均由相关模块的4位专家构成,纵向四个模块的相应四位老师彼此衔接,从而形成了“四横四纵”的整体布局,指导团队的校内教师相互协调,共同合作,确保校内项目教学目标的可靠实现。在探索、实践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过程中,形成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 “特区”和服务平台,也逐步形成了引领应用型科研的创新工程实践教育培养模式。

  3.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在具体教学组织中,企业学习的每个阶段都会至少落实到一个训练或实战项目上,作为教学的载体和学习的成果。这些项目既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要求,又要具备工程项目的特质和技术的先进性,尤其在“提升”和“实战”两个阶段的企业学习项目,这些要求和特性更加突出。而科研成果是社会需求体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中间状态,因此,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是充实项目库最为快捷有效、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方式。企业实际的技术改进、技术攻关和高校的工程及技术研发项目也成为企业学习项目的最佳来源。

  以校企合作的工程化教学项目建设为推手,大力提倡科研服务教学,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学校经过几年不断地实践,探索出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四种途径:第一种途径,将基本理论、方法在具体领域应用而产生的科研成果,采用教学案例方式引入教学中,佐证教学知识,加深和拓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二种途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发展或改善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则以理论引申方式介绍给学生,延伸学生所学知识;第三种途径,对于理论、方法变相表现形式的科研成果,例如试验仪器或软件等,则以教学试验方式引入课堂,为学生展示立体结构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第四种途径,对于具有创新性理论的科研成果,可以尝试增加教学章节或专题等形式,为学生引入全新知识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

  由科研成果转化而形成的教学内容,天然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加之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而使教学具有很好的行业指导性、前瞻性,使学生的企业学习成效自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更高级形式。我校近两年“卓越班”毕业生被企业广为喜爱的现象也成为很好的实证。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2015JSJG03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5/01/113)的阶段研究成果]

上一篇:大学教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幅度设计与工作实施思路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