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作者:鏈?煡 时间:2018-03-13 阅读:( )

  黄楠竹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策略、现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都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的是民族的风情、特质、风俗、观念的集合,并以最为稳定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术界的理解则有不同的认知。第一观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该包括全部的历史文化,只应包含中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段。而第二个观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包含最为稳定的现实历史文化,如政治经济等方面,不包含器材与物质。中华优秀文化主要是以孔子孟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以及有利于时代发展的器材与物件的综合体。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1.2.1注重伦理、倡导道德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规划为伦理型。这种特征源于中国的政治结构,已经融入到了家庭伦理方向,上升为以血缘为桥梁的宗族社会,宗族社会又可上升为家与国共同的宗法伦理。可以这样说,家族是社会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历代传治者统治的重要基础,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伦理、倡导道德的重要原因。

  1.2.2重视和谐与同一

  仁与和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凸出的核心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可以使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使人们的心聚集到一起,从而发挥出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是具有中华特色的整体思想观念。从儒家的精神上来看儒家倾向于中和,而道家和墨家的精神文化倾向还是中和,因此,中与和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1.2.3重视实际、追求稳定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历历代代的人们都是以农业为主,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发展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积极推动的政策。农业重复的生产方法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视实际、追求稳定的特点。在日出而作,日落儿息中可以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追求稳定生活的农业文化。

  1.2.4注重人文教养与理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注重人文素养与理性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的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乐感文化而西方传统文化是罪恶文化。西方文化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来赎罪的,从出生的那刻起他们就无欢乐而言,而中华文化在周朝及出现了重民轻神的一种思想,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滑向无边黑暗的深渊中。在中华宗教信仰的外壳中孕育理性的人文精神。儒家孔子是思想家又是教育家,在他的思想中蕴含着诸多丰富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从而开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教养。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用思想观念、观点、道德规范等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品德符合社会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文化文明建设的内容,是解决问题与矛盾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育体系,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起来是非常难做的,尤其是在经济条件下,中华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与疲乏状态,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中,但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的培养。从而使思想政治在教育工作中停歇不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三、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3.1.1丰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放的力度得到了不断的扩展,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都收到了冲击。在这种时代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都有了明显的驱动,其中包括了封建迷信、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产生在不同程度上对倡导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干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时代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有爱国精神、集体精神等,但也有一些陋习,例如封建迷信等。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是用来支持复古主义潮流的。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的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学中,从而丰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3.1.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应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学生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网络的发展不仅方便人们查找有效信息,也可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大学生对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渠道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解读信息时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力与看待信息的视角。在信息碎片的时代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拙见的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民间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精神的主载体的肝功能拙见被淡化。

  此外,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拙见的被西方节日所取代,如情人节代替了七夕节、元旦节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倡导的集体主义与爱国精神等都受到了西方拜金主义的侵蚀。所以,在大学生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抵抗西方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3.1.3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与信心

  爱国精神不仅要爱护祖国的江山,也要爱护祖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的自豪感是我国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出人民勇于奋斗的优秀精神,以一种凝聚力的形式出现来隐藏人们的真实力量。如果民族没有了自豪感也就失去了民族的凝聚力,社会会成为一盘散沙,人人自危,只有民族拥有了自豪感才会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利益多样化的使用和社会潮流可以不断的冲击社会主义所提倡的价值。特别是大学生存有崇拜国外文化的思想,对国内所取得的成绩不屑一顾,认为外国所有事物都好于国内,甚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持有不认同的态度。所以,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此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

  3.2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在高校中拥有着大量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具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有些高校已经开展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储存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随着学校教育的变化,学生数量的增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提供了较多的客体。高校的大学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较为突出,他们能更好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由于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成为了取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删选和编制,在选择方面要选取能够使大学生易懂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大学生日常生活,杜绝教育内容过难显现。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知识,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能够充分的利用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来提高自身学习的效率。

  四、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根据高校不同的性质,在投入到不同的大学教育模式当中。经校园调查中发现,有大部分学生都是迫于就业压力而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程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也有学生表明,愿意在学好专业课程的情况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还有学生表明,学校课程的设置已经弱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校的时间不是在学专业课知识就是做实验,没有时间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为选修课,还有学校只为了学习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开设出传统文化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将选修课设为可有可无的教育课程,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即使有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也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课程的内容比较复杂,导致一学期的课程完成后,好像掌握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却不能从头讲述课程,这说明了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教学的内容还需要从新甄选。在高校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并没有在大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课程中没有明显的效果。

  五、针对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策略

  5.1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育方式

  5.1.1教师集体备课、内容分解讲授

  为了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同一套教材下能够传达出相同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防止出现自由主义,高校应针对思想政治教学实行统一的备课方法,教师在备同一们课程内容时,要提出统一的教学目标、难点、问题等,从而使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性。同时,在备课时,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当中,也可以将教学内容的难点转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可以使用故事材料、视频等形式直观的显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整体备课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引导、相互学习来达到提升自我知识的目的,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水平、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同时,老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时,可以在青年教师身上学到幽默感与激情。从而带入到课堂中,使教学课堂变得更的幽默风趣。所以,应该倡导团体攻关精神,发挥出集体优势,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教研气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5.1.2创新立体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还在采取以传统教学方式理念来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是被动单方面知识传播过程,还有很多教师都已讲授与讨论进行授课方式,很多讨论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实施的,所以,创新立体教学是以讲、论、看、读、写为主的教学环节,能更好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当中。

  5.2有效促进知行合一

  社会实践是思想形成的开始,是人们思想发展的动力,更是对思想认知目的与思想的标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已领大学生在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当中,在实践中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到社会的复杂、提高自身思想的认知,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全的有效办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实践当中,首先要构建出相关的实践教育体系,结合各方面力量来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场地,完善大学生思想机制,以此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推动大学生知行合一。

  5.3利用媒体技术,开创新的网络教育

  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在客观条件上要严格要求高校相应国家互联网战略,利用网络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领与宣传,使新媒体能够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当中,成为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动力

  5.4加强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都集中体现在大学生的身上。大学生应积极的承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参相关活动,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与素养。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而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素质与人格的提高。所以,大学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5.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人们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制定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的规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与规则,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基本原则,例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原则、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的原则、积极引领与循序渐进结合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深度的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多运用灵活、综合性原则,从而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结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承载着民族独有的文化精神,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的结合教学目标,从而在高校中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引导作用,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观念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从而全面的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使大学生进入全面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D].兰州交通大学,2017.

  [2]凌丹妮.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

  [3]李博豪,孟秋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路径分析[J].广西教育,2016(47):43-44+108.

  [4]任宗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6(22):57-58.

  [5]陈婷.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D].中北大学,2016.

  [6]李振宇.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7]于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5.

上一篇:新时代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探究

下一篇:论王符“为官择人”的人才储备思想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