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学前教育论文 >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

幼儿音乐教学模式新探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1-11 阅读:( )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四幼儿园 徐旭霞

  对幼儿音乐教学模式,目前我国还无人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由于幼儿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情感、认知与行为三方面的目标既无法相互独立,也不能并重。幼儿音乐教学必须将幼儿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审美性的体验、探究、表现和创造,而音乐教育的认知与教育功能,则是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所以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不能将音乐的知识技能单独作为教学内容,而应在音乐作品对幼儿产生审美吸引的前提下,自然而然的顺带教授幼儿学习作品中所含内容儿童又可以接受的简单知识技能。所以,曹理教授提出的这些模式并不适合幼儿音乐教学。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的特征、目标与操作原则,在长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探索出以下几种幼儿音乐的教学模式,与同行共同切磋。

  一、体验感悟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激发情趣—感悟兴发—表达外化。

  激发情趣阶段,这是体验的启动阶段,指教师通过创设与音乐意境相一致的情境,唤起幼儿的审美注意与审美期待,激发幼儿产生主动体验的欲望。感悟兴发阶段实质上是幼儿心灵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张力场,是审美感知、想象、领悟、情感等多种心理过程相互交融、碰撞、互汇的系列过程,这是体验的高潮阶段。表达外化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理解与情感体验进行表达与交流,运用音乐或非音乐的手段自由的,合理的表达个人与众不同的音乐体验,使得审美体验得以回味与反思与升华。

  二、情感同构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感受体验—情感沟通—艺术创造。

  感受体验阶段,是教师引导幼儿充分感知音乐,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情感沟通阶段,是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情感,将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中所蕴含的审美情感有机沟通,帮助幼儿形成较为完整的审美形象;艺术创造阶段,是教师提供时间与空间,启发幼儿以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抒情表现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情感激发—引导编—表达交流。

  情感激发阶段,是指教师创设与表达音乐相一致的情境,激发幼儿抒发情感的愿望;引导创编阶段,是教师通过启发与指导,帮助幼儿掌握相应的音乐技能,并引导幼儿有意识创编表达与交流的内容;表达交流阶段,就是幼儿在相应情境中自由地以歌唱或动作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支架学习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实话程序是:丰富体验—支架学习—探索发现。

  丰富体验阶段,是指教师通过创设的音乐教学情境,丰富幼儿的音乐生活经验,诱发幼儿学习、探究的愿望;支架学习阶段,指教师介入幼儿的学习活动,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并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探索发现阶段,是指在最这发展区的空间范围内,幼儿进行主动的学习和自主的探索,不断发现新知,促进自身有效的发展。

  五、合作学习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实话程序是:个人体验—分组探究—集体交流—合作表现。

  个人体验阶段,是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感受体验音乐的形式和内容美,形成个人的主观感受;分组探究阶段,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或幼儿自发自由地进行组合,以小组的形式交流个人体验,同时在对话与协商中形式小组的共同点;集体交流,是指各小组在全班中交流自己的观点,同时大家自由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合作表现,是指各小组在听取大家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修改方案,进行合作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其内部机制和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理论的不断发展从而日臻完善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对教学模式的探讨绝非是为了将幼儿音乐教育模式化,而是为了突破传统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模式的侄桔,为不同水平的幼儿、不同类型的教育内容及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提供一个多元的选择平台。

  以上六种幼儿音乐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开展试点研究,旨在形成一种系统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的幼儿音乐教学模式体系,使得幼儿音乐教学改革更好地体现《纲要》精神与现代化的理论精髓,更具操作性与推广性。

上一篇:新时期下幼儿园的管理措施探讨

下一篇: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对策探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