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浅谈薄弱学校的尴尬处境及改造策略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5-03 阅读:( )

  张世学

  甘肃省白银区银光中学 甘肃白银 730999

  【关键词】薄弱学校 处境 改造

  为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加快推进薄弱学校的建设,各薄弱学校内部也在想方设法加强内部管理,改变现状。

  目前,所谓“改薄”仍旧是基础建设和教学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软件方面还有没有大的改进,薄弱学校的尴尬处境使其发展举步唯艰,想要快速脱贫任重而道远。

  一、 政府部门在校园建设,教学设施投入上重“示范”轻“薄弱”

  要实现教育快速均衡发展,政府部门要“坚持标准、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在投入上对薄弱学校应该高看一眼,适当加大分配比例,使校园面貌、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快速达标。有些薄弱学校的经费维持正常的水、电、暖费用及正常维修、正常办公用品费用都有一定的困难,办学的灵活性受到严重的制约。

  加强硬件建设,改变学校落后的设备和设施,必须积极争取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形成良好的办校氛围。薄弱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一要充分利用原有教学设备;二是新投入的教学设备要坚持高起点,尽可能选择先进的新设备,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充分借助现有的、有限的教育设备资源,捕捉现代教育手段,使薄弱学校的硬件较快转变。

  二、教师人心涣散、对现状不满,教师素质下降,人心难以凝聚

  每个薄弱学校都有其发展历程,经历过学校“辉煌”时代的老教师会将任何不满归罪于学生质量的下降。一些教师继续学习和教学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存在甘居下游、不思进取的思想;知识老化、观念保守、素质薄弱,教学过程中“吃老本”现象严重,以照本宣科的陈旧教学方法来维持现状,上课“一言堂”;各自单干现象严重,不研究学生,教学方法陈旧,不顾学生实际、不讲教学方法、随意传授、强行注入的课堂教学过程较多,教学效果与期望值差别过大,逐渐失去信心;缺乏“领头雁”,初上岗的老师干两三年,也逐渐放弃了前进的动力,加入混饭吃的队伍中。由于没有齐心合力做事的理念,每个人都由于单干的失败而消沉,于是单位前进的正气消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轨道。

  薄弱学校由于等资金问题,激励竞争机制缺乏必要的支持,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师的精神愿望缺乏鼓励、缺乏尊重,精神上受到创伤、能力上的受到压抑,难以实现自我价值。由于长期与弱等生共处,教学深度不够,再加上只教书不研究,教学多凭自己的经验行事,不主动去学习别人教学研究中既得成果,自觉运用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行动过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也很少反思并进行总结,一旦走出校门,与其他优质学校的教师一起PK教学技能时,往往屡屡受措。评优选先、职称晋级受挫,造成教师缺乏进取心,教育科研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域学校的评价还不能从实际出发,质量检测、中考、高考评价中不管入口、只看出口的一张排序表,让升学率排名最后的学校“颜面丧尽”,声誉越来越差,校长难以抬起头来,平均成绩排在最后的薄弱学校老师没有成就感,工作的积极性严重不足。

  为此,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造:

  1.上级行政部门在评优选先、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对薄弱学校在名额分配方面应该公平,让广大教师工作有盼头。

  2.教学行政部门对区域内各校教学评价应该本着“以入量出”的思想,不能以单纯平均成绩或高考上线率认英雄。薄弱学校大多可能没有培养出学业水平特别优秀的学生,但这些学校对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薄弱校在某些方面不能与重点校、示范校相比,但可以通过其特色教育赢取消费者认可的角度评价。

  3.教育行政部门要有全盘意识,对地域内校长进行调配、教师进行调配,让各校的师资状况基本均衡。学校要与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好关系,努力争取充实师资,将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富有责任心的教师调配给自己。

  4.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要占领教育改革前沿,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要为教师进修、培训提供生活、工作的便利,在物力、财力、精神上给予保障与鼓励。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形式,使教师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各种条件与便利。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进行研究,使教师的进修、学习、科研等充实自己的理念深入人心。薄弱学校不能把师资上的努力在与先进学校师资相比的过程中失掉信心,因为薄弱学校教师在解决处理这样或哪样的学生问题时,在教学与育人方法方面或比名师更优秀,通过培训教师的收获也更大。只要坚持,师资上的差距将会很快缩小。

  5.常规教学中,老师的备课要有效、课堂要高效、作业要精选、检测要有发展性、帮困要及时,做到监控到位、指导到位、反馈到位、整改到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成为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保证学校健康、高效、和谐运转。

  6.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合理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以课堂教学的实施为主渠道,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构建教学模式,形成学科特色,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强化教师师德教育,要努力教育教师摆正心态。我们能够从事的教师职业、教育事业,也是国家的层层选拔和我们自己的选择的结果,教师千万不要这山望见哪山高,总想其他行业,又去不了,造成干着、苦着、累着、痛苦着的局面。教育是一个渐进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教育是个良心工作,是个普通的职业,不容急功近利。

  8.“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名校中名师、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积极提倡和鼓励各级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开展一对一的扶薄助弱结对活动。要进一步改革薄弱学校支教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重点帮助解决薄弱学科师资问题,帮扶薄弱学校进行备课组建设,提高薄弱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困难。

  三、 生源素质差,学生教不会,管不住

  受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以及优质资源辐射半径的逐渐扩大影响,薄弱学校优质生源少,招到了又可能被挖或择校而去。学生来源渠道差,素质参差不齐,问题学生多,从根本上注定薄弱学校学风、校风不良。学风不良、校风不正,则学生管理难度大,改革步履维艰。

  薄弱学校社会形象差、声誉差、口碑不好。学生不愿来,家长不愿送。教师的努力在学生面前化为乌有,学校的努力在公众的主观认同、学生生源、教师的人心涣散面前化为乌有。通过多年的积累,薄弱学校的“品牌”快速形成且根深蒂固。

  薄弱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有缺乏学习动机、恐学、厌学,过度焦虑的态度缺陷,有缺乏学习策略、达标度低、学习程序不合理、学习技能缺失的学习方法缺陷。薄弱学校为了追求公众的认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升学率、扩大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常拿后进生与优秀生比,看后进生的缺点多,批评后进生的话多,盼后进生进步快点,怕后进生出现反复,烦后进生的缺点。老师们的信心、耐心、爱心、恒心、诚心、匠心逐渐失去,视教育为痛苦的事业。

  所以,薄弱学校必须改变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

  1.要先从育人角度出发多做工作,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做人、明理、自立,改变学生的人生状态。

  2.要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着力转化后进生,把转化后进生放到比培养优秀生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受到尊重与人性化的关怀。学校的方方面面如课堂、教师、备课、环境等等均需突出育人理念,要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后进生有了方向和动力,再植入符合校情的教学策略,方可转变教学质量。

  3.做好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倡导国民教育,淡化精英教育,要把求知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帮助学生学习,引导他们养成学习的习惯,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要把做人教育、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放在首位,解决其学习的动力困难,把做人与求知结合起来,把做人教育放大到比求知教育更重要的位置,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为立校之根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求知教育,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根基,才能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4.要严格招生管理,切实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精神。严格划片,取消个别学校的招生特权,杜绝占坑、挂学籍借读等现象。校际之间要多合作,多交流,多探究,少挖墙脚,你挖我的,我挖你的,搞内耗,失去了教育公平。每一个教育者,都要从大局出发,真正把心思用在解决教育难题上,用在教学改革上,用在学生幸福成长上,不做鸡鸣狗盗之事,安心来做大事,成就教育事业。

  5.要热爱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要靠自己,要从学校的具体实际出发,一天解决一个小问题,一周解决一个大问题,一月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薄弱学校就不会永远薄弱。

  四、学校办学理念执行不到位、学校管理松散、教学质量较低、社会声誉差

  薄弱学校常有办学目标不明,方向不正,思路不清的现象。学校主要领导,奉行安全不出问题即万事大吉的思想。

  对教师师德教育不力,时常迁就迎合教师中的一些不良倾向,或者不能及时进行正确引导,任其发展,导致校风不正、教风不佳、学风不浓。对教学常规管理不实,似管非管,管也非管的局面。

  对教育科研方面重视不够,教师成长引领不到位,教师缺乏成长的意识与动力,新的教学经验得不到有效推广,校本教研得不到重视,在对学校的薄弱状况不分析,不研究,提不出解救办法,怨天尤人。

  教师工作缺乏激情,工作得过且过,甘于平庸,不求上进,工作量追求最小化,待遇追求最大化。敬业精神挂嘴上,进取精神写本上,竞争意识淡漠,学生成绩不好不作深层的分析与反思,总找理由开脱责任。埋怨学生,责备领导。

  社会反映强烈,家长、学生对学校及教师的信赖感缺失,学生大批转学。遇事胡绞蛮缠,以发泄对学校、对教师的不满情绪,有些家长为转出学生不择手段,对学校造成恶劣的影响。

  1.切实加强薄弱学校的行政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的办学倾向。

  2.加强学校内部的常规管理,加强日常工作的巡察与考核,包括备课管理、课堂教学纪律与实效性管理、作业批阅管理、检测考试管理、实验管理、课间管理、住宿生学习生活管理、总务后勤管理、第二课堂管理等,以规范学校工作秩序。制度执行时学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要齐心协力,各负其责,注重刚性。学校常规管理到位,才能搞创新。创新时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教师的认同感,激发工作热情。

  3.加强教师教研、培训、学习、帮带管理,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鼓励教师身体力行,从身边的教育教学案例出发,做微型课题研究;学习名校名师教育教学经验及薄弱学校转变的案例;开展“青蓝工程”活动等行之有效的做法。

  4.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与引导,让教师时刻明确自己的工作使命,工作职责,以达到爱岗敬业,爱校爱生的职业认同感。

  5.要加强校本教研的工作的力度,办出学校的特色。找准突破口,把某方面的工作做精、做细,彰显特色。

  6.调动学校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发现问题、正确判断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妥善解决问题。

  总之,薄弱学校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薄弱学校的改造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学校自身、广大教师、全体学生倾注心血,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大政方针下,愿我们有所为,愿薄弱学校能够尽快脱贫。

  参考文献:

  [1]王斌华 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6-214

  [2]孙远航 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张德文 探寻改造薄弱学校的基本规律,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29日第6版

上一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心理干预模式浅析

下一篇:文以载道 情理并茂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