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8-18 阅读:( )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目前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类型。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不断收集和分析教育信息,对教育活动是否按照预定的计划执行、是否在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靠近等运行轨迹进行监控,并对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预警和修正,最终保证教育目标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监测评估理论的出现反应了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也在顺应着时代发展而革新,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与监测发展的新方向,全面、常态的质量监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测的系统建设目标。从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及特征出发,分析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必要性,并对其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目标的完成监测上的应用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监测评估;质量;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001-03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原有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周期长,评估过程静态化,评估结果滞后,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了解的要求[1]。在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形势要求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新常态,创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更新评估的手段,拓宽评估的类型,构建起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监测评估这种新型的质量评估理论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元素融入到教学质量管理当中,通过对教学信息的连续不断收集及分析,直观呈现出高等教育状态,为不同需求的主体提供判断和决策的依据。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理论的提出,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出现的,符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需求,科学构建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

  2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2.1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内涵分析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从字面上看即“监测”与“评估”,这是两个概念的组合。但是,在管理学的角度上分析,监测是对输出、产出、干预等措施的过程要素进行持续的常态分析和跟踪,指的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工作。而评估则主要针对项目实施后完成效果的分析,目的是评价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是否相符,对实施过程的干预较少。监测和评估的内涵不同,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在监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估的结果也需要借助监测到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判断。

  监测评估可以被当成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独立的教育评估的过程和形式。它不仅仅是收集信息、环境、措施、资源的状态,而是一种将教育的预定目标作为依据,客观反映、持续收集、动态跟踪教育活动是否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轨迹是否接近预定教学目标运行轨迹,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教学手段进行修正、教学方法进行预警,保障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实现的活动[3]。

  评估的过程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微观、中观、宏观。宏观层面的监测评估主要是为了兼顾国家或区域的高等教育事业全局,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中观层面上的监测评估主要是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监督,是高校实施教学评估的一种方法,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校的人才培养这两个方面。微观层面上进行高等教育的监测评估是高校内部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监测评估,高校在内部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监督。

  2.2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高校评估和监测方法与新出现的监测评估的方法主要区别体现在监测评估的几个特点上:

  2.2.1 关注重点和目的不同

  监测评估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各要素状态的信息以及实施过程和预定目标的一致性。其最终的效果就是要达到监控教学的工作状态和教育活动的进展,及时找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或教学活动失败的原因,针对问题或原因进行有计划的更改、修正,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方法在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增强教育质量的信息公开程度上作用明显,便于教学问责机制的执行。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评估则更关注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只对教育结果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判断和分析。

  2.2.2 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措施不同

  监测评估的主要实现机制就是对事先制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进行实施过程的监测,对其要素进行常态的跟踪收集,鉴别执行过程与预定计划之间的偏差,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进行及时的预警,提出解决措施,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提示。传统的评估主要是集中在教学活动的一个周期结束后,对已经达成的教育结果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只能对未来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进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无法对进行中的教育活动发挥作用。

  2.2.3 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反馈机制不同

  传统的评估信息来源渠道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各院系自身的历史教学数据和各种报表的整理,将阶段性的教学成果作为依据,进而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进行总结的长期的信息反馈机制[4]。而监测评估的信息来源渠道和反馈机制是建立在对各院系的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实地考察、进展报告等方法上,对进行中的和短期的教育成果进行评价和信息反馈的机构,更有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教育问题。

  2.2.4 实施主体和频率、时机不同

  监测评估的主体是外部的教育评估专家、教育管理者、高校内部人员,强调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稳定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发现问题后集中力量进行解决,着眼于当前发生的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的活动中。传统的评估机制主要是以外部评估专家为主,针对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因此,这样的评估机制经常出现外部专家在不了解实际的情况下叫停一些教育活动,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对高校的声誉、教学信心影响较大。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综合方法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