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误区与策略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1-13 阅读:( )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中心学校 潘肖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误区 策略

  诗歌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联想、明快的节奏赞美生活,颂扬自然之美、人间情感之美,深受学生的喜欢。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素养,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学习语言的桥梁。因此,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从第一册开始,每一册都编排了诗歌的学习,可见诗歌在文学中的崇高地位,可见编者的用心良苦。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教师愿意花大功夫去引导学生去领略诗歌的美,存在着一些教学的误区。以下是笔者对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1、诗歌教学核心内容的偏差

  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久远的《诗经》时代,诗歌是全民化的、贴近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文学形式。所以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对诗歌的教学核心理解不正确,导致了诗歌教学要求过高,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低年级的教师不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竭力地给学生讲解诗歌的背景和意思,就诗论诗,枯燥乏味,抹杀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儿童诗歌地位不高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古典诗歌的教学,忽视了对儿童诗、现代诗的学习,特别是儿童诗。有一些老师认为低年级教材中编入儿童诗,只是为了巩固汉语拼音,为了识字,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已。其实不然,儿童诗有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儿童诗语言活泼,视角独特,贴近生活,富有童心童趣,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特点,更容易让小学生们接受。教师应该从儿童诗的这些特性出发,重视儿童诗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展开丰富联想,让学生融入诗歌美丽的意境当中,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不要一味地从成人的视角出发,追求分析理解,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导致儿童诗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教师诗歌素养有待提高

  语文教师的诗歌素养直接影响着诗歌的教学质量。长期以来,许多人都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读诗,喜欢看小说不喜欢看诗集。甚至一些语文教师对于诗歌的体验,对于诗歌的知识储备非常少。再加上教师工作的繁忙及个人兴趣学好等原因,平时接触诗歌的机会少之又少,诗歌素养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只会枯燥地照本宣科,就诗论诗,不能很好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的策略

  1、明确诗歌教学核心内容

  语文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它是语文课程内容、文体特点以及学生年段特点三方面的交集。诗歌教学核心内容的确立也应当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特别是从学生的年段特点考虑。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目标是“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即对诗歌有感觉即可,“可意会”不必“言传”,情到之处,用诵读表达;“感受语言的优美”,不必道明“优美在何处”,喜爱之处诵读积累即可。因此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诵读”是第一要务,是教学核心内容。“诵读”一要读字正确,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识字学词仍然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诗歌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学习诗歌,首先做到字字读正确;二要读出节奏。诗歌,特别是古诗,都有相对稳定的声律节奏,诵读起来才有起伏之感、阴阳顿挫之美;三要读出意境。这是低年级诗歌教学的最重的部分,如果处理得好,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诗意诗情也在诵读中“了然于胸”。反之,如果处理得不妥当,就会演变为教师枯燥地讲解诗情诗意,而学生却学得索然无味。

  2、教师要有深厚的诗歌素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领者,要想让学生在诗歌课堂教学中学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深厚的诗歌素养,要成为一个有诗意的人。也就是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池水。教师应该努力研读诗歌,丰富知识,让自己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感受力,以及扎实的诗歌鉴赏能力,要努力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引导学生学好诗歌。

  3、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提高诗歌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唤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习惯。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一些带有精美、契合诗意插图的绘本诗集,从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同时不定期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歌,举行诗歌创作大赛,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诗作推荐给出版社进行刊登,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诗歌的热情。

  4、帮助学生疏通词句捕捉诗眼

  诗歌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以最精练的形式融合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育于一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教师引导学生读诗,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比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交流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学生从“乘着”、“挂住”、“蹦着跳着”、等词语中读出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的种子离开植物妈妈的生动情形,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涵咏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揣摩、品味关键字词的良好习惯从低年级就开始注意培养,一定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悟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5、反复朗读,品味韵律

  诗歌,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情。大部分教师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理解上,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导致了诗歌学习变成了被动接受和机械性的记忆,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反复引导学生朗读,并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音乐的美感;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而且,读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都要有不同的和要求,要让学生达到通过教师的点拨由读通到读懂、读出感情的目的,由量变升华为质量。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意境之美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活、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产生的一种有韵律、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领略诗歌的意境之美。教师可收集诗歌作者和诗作的时代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作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感受作者的心灵驿动和真情流露。比如:同样是描写江上独钓的诗作,柳宗元的《江雪》与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相比较,前者所描写的在寂寥空廓的冰天雪地中独钓的渔翁,象征着诗人自己在贬谪永州期间所处环境的严孤独和内心的坚强独立、不屈不挠;后者也有一些孤独的味道,但更多的则是生活的闲适和内心的愉快自在。通过联系作者的经历和作者的时代背景,使学生更理解诗歌的意境。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美的诗歌更是如此。比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整首诗歌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突出了山中深秋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还有张继楼的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竹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简短的三句话勾勒出儿童江边戏水幸福和快乐的情景,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会诗歌中的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趣味。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文学形式。学习诗歌对于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避免过于关注诗文的理解到位,应该追求诗歌的情趣、诵读和积累,通过诗歌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从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就爱上诗歌。

上一篇:学生不完成作业的转化良策

下一篇: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有效讨论式教学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