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3-11 阅读:( )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汤颖、刘正男

  【关键字】 高中政治;德育;渗透

  高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和成熟的重要转折点,高中阶段的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习得的过程,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价值观念多样、传统显性德育实效性差的复杂情况。要真正落实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必须适应当代学生特点,改变传统德育方式。”①因此,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不只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同时要通过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公民。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德育教育渗透入教学中,在无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德育现状

  “德育概念可以定义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教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②除此之外,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法律、纪律、劳动、环境、审美、理想、社会实践、国防教育等又纷纷被列入各级学校的德育大纲。由此可见,德育工作是高中阶段学校和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一门学科,在高中生德育的开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和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认识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以及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限制,使得我们的高中政治课与德育严重分离,高中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优势作用的发挥。

  1.教师认识不足

  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往往更多的由班主任来承担,大部分未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任课教师仅仅担任教学任务,而对自身担负的德育责任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够,自己的工作任务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忽视对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层面的引导,特别是缺乏将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有三层,知识目标,实践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习惯于从知识点出发,更加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和运用,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的升华和实践的运用,仅仅是一带而过甚至完全忽视。

  有些教师尽管认识到将德育渗透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德育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例如没有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忽视学生主体性,因而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德育的实效性不明显,最终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

  2.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导致理想观念淡薄。此时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容易形成反叛的性格特点,对于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建议和忠告容易置之不理,一意孤行。

  学生往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重视不够,加上许多社会现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本知识与德育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学生觉得教学内容虚假,甚至认为“书中一套,现实一套”,对教学内容产生质疑和困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使得他们较少的拥有思辨的能力以及全面看待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对我们的德育教育目标缺乏认同感,很难提起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给高中政治课堂中进行学生德育设置了很多障碍。

  另一方面,在高考和考试分数的压力下,学生普遍认识不足,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仅仅认为政治的学习是要靠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

  3.制度层面的困难

  课程设置方面,在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得到学校和社会应有的重视。人们经常对各科加以主副划分,思想政治课自然作为副课,在普通高中每周只有两个课时,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下,课堂中的知识点讲授时间往往就已经非常紧张,老师往往很难腾出精力和时间来从事德育方面工作,这严重影响了课堂德育的实施和效果。

  评价标准方面,当前对于教师教育教学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大多停留在应试层面,家长和学生大多只关心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缺乏德育方面的衡量标准,德育的要求往往被智育掩盖。有些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高度精确的量化考核,这种将思想行为简单化操作的方式,本身就缺乏合理性,难以为继。

  二、 高中政治课堂德育的重要性

  《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时对学生系统的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多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认识能力为载体,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1.树立崇高目标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或课程在教育职能上大有区别,它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把握舆论导向,提供精神动力,因此思想政治课可以说是高中阶段德育的核心。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设定非常明确,第三个层面的目标就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每一框题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例如在在《民主管理:建设幸福祥和社区》的最后明确指出,希望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强化主人翁意识,积极学习参与社区生活的知识,培养政治参与的能力,由理论上升到能力层面,是为国家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2.养成健全人格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各个框题的设定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必修和选修课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提出要求。例如文化生活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政治生活有助于培养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公民;哲学生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选修五的法律常识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是内在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的。它是进行高中生德育的天然平台,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3.培育时代精神

  思想政治课程一直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相较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课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面向社会、走进生活的机会,他促使学生走进生活,勇于实践,不停留于表面功夫,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无论是在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中,教材都设设置了探究环节。此部分内容的设置就是倡导教师和学生不必拘泥于教材的所提供内容,而是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元的价值观念。此外,在思想政治课的考试标准中有关于考前12个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和党和政府在现阶段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考查要求。在探讨、交流时事问题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时,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通过学生的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等方式,促使学生关心社会生活,敢于独立思考,培育公共意识和公民意识,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三、 高中政治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实现路径

  1. 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教学观念

  面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思想,端正态度,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研究,探索适合国情、校情的实际德育方式方法,解决好学生中现实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实现德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新时代的教师不仅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对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各领域都应有所了解,做到与时俱进,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解答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的疑问,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德育渗透进课堂内外的各个环节。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想将德育渗透进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老师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灌输不重互动的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展示过程中,牢记德育的新要求,,把教学和德育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必修三《文化生活》中关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特点两个框题的讲述,其实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的材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从祖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可以是从自己身边的历史文化现象入手,搜集资料,切身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两个特点,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借收集的过程也使得学生更加了解本国和本地的历史。

  2. 以学生为主体,内化道德要求

  传统的德育方式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做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德育发展水平出发,人为地拉高德育的目标,造成目标和现实的极大脱节。

  “德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而且还有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学校。”③。思想政治课堂的德育渗透,不只是告诉学生善恶是非对错,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引导学生自律实现德育目标的自我内化,并将内化的观念转变为实际的行动,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其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其一,根据学生关注点设计好研讨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其二,通过创设情境与问题探究、讨论法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介绍正反故事、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多种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满足学生通过政治课堂参与发展自己潜能的心理需求,产生课堂学习的价值感。”④通过激发学生内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3. 以课堂为载体,创新德育方法

  进行德育渗透,不能只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样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着力于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构建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从学生的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学会辩证的思考。

  课堂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比如学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赛,经过正反观点的交锋,让学生学会事物不止一面,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内化为情感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升华道德情感,实现知、行、情的统一。”⑤比如在民主管理一框题中,让学生自己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对于社区垃圾分类,社区停车难等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参与进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付诸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敏感度和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参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社会实践,而不仅仅将课堂局限在校园内,把整个社会都变成我们进行教学、德育的大课堂,放手让学生到广阔的天地中接受教育和锻炼,让他们自由、健康的成长。

  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的重要领地,教师和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积极实践探索符合实际的教学和德育方法,将德育过程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的德育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①李月玺.学校隐形德育机器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4), 第10页.

  ②周玫.德育与班级管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9页.

  ③孟彩云。主体性原则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第117页.

  ④王影.《政治生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4(3),第38页.

  ⑤林幼芬.贴近学生实际 展现德育魅力—例谈思政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 (3) 第49页

上一篇:问答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管理体制研究与实践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