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国内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探析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4-06 阅读:( )

  作者:张璐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市河西区广东路1号天津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办 邮编300203

  关键词: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文教育;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随着医患关系等社会问题的不断凸显,医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培养医学生的执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一同被看做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本质任务,人文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现状以及发展走向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1 人文教育在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1 高等医学教育承担着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艰巨使命

  高校不仅是培育专业人才的地方,更是孕育人文精神的地方,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核心是要通过合理的资源整合、有效的课程设置以及日久积淀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逐渐培养并树立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中第一项评估内容就是职业价值、态度和行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医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也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人文教育是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更是对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

  1.2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对象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欠缺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对象的第一学历普遍接受的是中等卫生教育或专科医学教育,我国大、中专教育中传统教育模式的极端职业化以及学制较短等因素,致使他们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人文教育严重欠缺。这种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医学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然重技术轻素质,只关心病不关心人,习惯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眼光和思维去审视疾病,而对病人缺少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帮助受教育者及时更新知识储备的同时,更要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或补充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和相关内容。

  1.3 加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有助于提升整体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要想为全体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仅仅依靠发达地区或等级较高的医疗机构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基层劳动者对于健康和服务的需求。因此,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对象大多正是来自于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医院,这些在职医务工作者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基层群众,他们在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除了需要过硬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作为支撑以外,还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修养作为软实力,方能为民众提供优质满意的基层医疗服务[1]。

  1.4 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可以从根源上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医学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高端的技术设备和医疗仪器渐渐取代了传统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式,冰冷的机器阻隔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致使医者对患者的同情、对生命的关爱显得越发淡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诸如医疗服务的去人性化、医疗行业的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等都是如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频发的重要原因[2]。全面提高医生“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职业素养,力求将人文关怀和亲情服务渗透到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激发并挖掘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国内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置现状

  长期以来,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始终坚持以专业为中心,基本上一直沿用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的医学教育模式。而作为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都不同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同样采用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甚至被认为是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缩小版[3],这是否符合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特点,能否达到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初衷,恐怕还有待商榷。本文暂就国内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

  2.1 调查对象

  笔者收集了国内十所医学院校成人教育中2012级和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或护理专业专接本2013-2014学年两个学期的课程计划。所调查的十所医学院校中包含五所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和五所专业医科院校,其中“211工程”院校6所,“985工程”院校4所,全国医学类重点院校7所,且基本覆盖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等全国大部分地区。

  之所以选择临床医学和护理这两个专业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成人医学教育中设立这两个专业的比较多,学员数量多,社会需求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于其他专业,临床和护理医务工作者要更懂得人、理解人、关怀人,必须具有更强的人文精神,其人才培养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因此,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成人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置情况将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2 数据统计

  笔者采用横纵两种方法,分别统计了设置临床医学专业的各院校两个年级近一学年人文课程开设门数和所占总学时数比例,设置护理专业的各院校两个年级近一学年人文课程开设门数和所占总学时数比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各门人文课程在10所院校中开设的总体情况。统计中,不包括国家教育部统一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和英语等公共科目的人文课程。

  2.3 调查分析

  经调查统计,无论是临床医学专业还是护理专业,人文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在10%以上的超过了3/4,达到25%以上的接近1/3,甚至有院校达到了50%以上。从总体的课程量来看,人文教育在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比重比较乐观,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人文课程在国内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占据了一定地位,大部分教育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增设并加大人文课程比例的重要意义。然而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仍然存在个别人文课程比例过低甚至不开设人文课程的情况,这种课程设置不均衡的现象或许是因为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来统一和保障人文课程在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实施。此外,从比例上,综合性大学并没有表现出比专业医科院校在人文教育上的优势。

  各院校所设置的人文课程相对比较集中,最热门的课程基本也是占学年课时数比例较高的课程,例如医学文献检索、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统计学、健康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护理研究、护理教育等。但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以外,很多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公共科目”,尽管这些学科确实比较宽泛,适合作为所有医学专业的人文科目,但若在教学中能够切实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势必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但若面对不同的学生,却讲授同样的内容,特别是个别院校存在临床医学和护理两个专业人文课程设置完全相同甚至合班上的现象,不免有“节约资源,图省事”的嫌疑。

  此外,结合当前医患关系紧张、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问题,医疗纠纷、人际沟通、临终关怀这样的课程开课率过低,说明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着实值得教育管理者反思。

  3 探索未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1 明确核心课程,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目前,国内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中尚且没有一套稳定、成熟的医学人文核心课程体系,更不要说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从笔者的调查中也能看出,国内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定位不够明确、设置不够均衡是一个突出问题。多数院校并不是根据重要性和实际需求来设置或安排有关课程,而是单单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资源,这种局限导致了人文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缺乏整体的规划,核心课程覆盖面不够等问题,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始终不能达到理想效果[4]。

  与此同时,相比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还存在学制较短、学时有限以及学习者需要兼顾工作所带来的学习精力有限等特殊性,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迫切需要改革并开辟新的发展途径。一是尝试开设医学人文类综合课程,把多个医学人文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们从总整体上了解医学人文知识,感悟医学人文真谛,并将其内化为医学信念从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5];二是寻求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这也是国外医学院校近年来比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倡课程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通过课程内容的精简与整合使学生认识到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6],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3.2 借鉴国外经验,开辟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纵观目前国内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绝大部分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陈旧且单一,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无法达到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预期效果。在这一方面,国外的先进经验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病人—医生”是美国哈佛医学院占总课时比例最大的核心人文课程,该课程不仅贯穿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实习三个学年,并且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丰富的教学形式,例如授课、示范、患者访谈、专题讨论以及床边教学等[7]。

  此外,一些其他的教学形式也能充分调动学习者对医学人文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观看相关的优秀影视作品,通过对剧中情节的思考和讨论,教育学习者如何理解患者的心理和感受,如何给予患者最有效的帮助,提高他们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以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

  3.3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发展进程。国内医科院校的任课教师基本也是在生物医学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重专业理论,轻文化内涵,人文知识储备较少,人文意识相对淡薄恐怕是目前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然而未来,无论是尝试开设医学人文类综合课程还是寻求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都是对相关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教师自身需要提高对人文精神的认识,明确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有意识通过自学或参加继续教育来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其次,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再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例如为医学专业教师开设人文教育的培训、讲座等。最后,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可以借助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本校人文学院的师资力量,特别是对于专业性非常强的人文学科,而专业医科院校则可以选择聘请外校专业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来实施教学工作[8],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罗艳艳.试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55-156.

  [2]彭丽,冉素娟.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929-931.

  [3]杜娟.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02,16(4):21-22.

  [4]燕娟,陈晓阳.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48-49.

  [5]王茜,严永祥,昝启均,李宗霖.医学人文学科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4):30-32.

  [6]李秋萍,杨支兰.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文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护理教育,2006,12(16):1567-1568.

  [7]连婕,燕娟,王洪奇.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34(8A):26-29.

  [8]张芬,魏新华.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研究[J].专家论坛,2011,18(6):5-7.

  作者简介:

  张璐(1988.02)、女、研究实习员、硕士、天津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天津、邮编300203、籍贯天津、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继续医学教育。

上一篇: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下一篇:国内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探析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