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学前教育论文 >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

对幼儿培养感恩教育的意义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9-08 阅读:( )

  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的认可,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迅速、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个体生命早期的发展状况对人一生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孩子容易养成习惯,因此,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对老人孝顺,孩子长大后就对父母孝顺。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学会帮助同伴,引导他们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比自己小的同伴一起玩耍,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总之,生活在充满感恩和爱的环境里的孩子就更有爱心,责任心,就会知道感恩他人和感恩社会。

  作为教师,在组织正常的感恩教育活动以外,在平时也应该树立榜样。如老师之间,师幼之间在文明礼貌用语上的使用。让礼貌语常挂在嘴边,小朋友也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和学习尊重别的小朋友、父母或老师。这些看似朴素的教育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幼儿如果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可见,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这种感恩的气氛,多为幼儿创设一个感恩且友爱的环境,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有感恩教育的氛围,从而激发幼儿感恩的美好情感。

  一、感恩教育贴近生活,符合年龄特点

  孩子天真、纯洁,从小培养一种关注他人的能力,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将有助今后形成对他人较高的关怀取向。如果在这一时期,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感恩的教育氛围,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就能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还可以防止、避免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为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细节,及时给予鼓励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们的言行,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如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帮助小伙伴解扣子,小伙伴之间会用“谢谢你”“不用谢”等文明用语。老师也给予及时表扬。从那以后,像这样的事情在班级就越来越多,如互让玩具呀,小朋友之间的争吵就会慢慢地少起来。

  读故事,在故事启蒙中培养感恩教育,但这也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的观察要仔细,对他们的行动做出肯定,才能让感恩活动持之以恒地继续下去。

  三、利用节日,诱发感恩行为

  我们要注重利用各种节假日,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为妈妈送去亲吻、端茶及贺卡)、重阳节(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护士节(送去贺卡和手工)、世界警察日等这些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在节日时,给他们讲讲节日的由来,通过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丰富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认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通过社会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会感恩,为将来自发感恩行为的实现奠定基础。

  四、家园、社区互动,增强感恩意识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在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幼儿感恩教育双管齐下,得到双重教育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恩赐: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师长的谆谆教诲、他人无私的服务和帮助、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无论是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现在不少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在无意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知付出,只知获取的不好的品质。结合幼儿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和周围环境中的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把“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活动分解、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社会活动中,让幼儿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工作,是需要教师、家长、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要从不起眼的小事抓起,着力培养感恩意识,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幼儿将感恩形成一种习惯。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好的幼儿老师

下一篇: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