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政治社会化视角下高校党建对加强大学生政治态度影响的对策研究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5-10 阅读:( )

  谢一泓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市,201701)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 大学生 高校党建 政治态度

  “政治社会化”自1958年被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关于政治系统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后就一直广受国内外学家的研究和探讨,时至今日,也仍是一个热门话题。在如今,政治社会化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实践的反复教育与训练以及大学生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作为高校的培育主体,大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形成政治观念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所以作为大学生政治观念引导的主体,高校党建既要运用自己本身的作用特点的同时,也应该根据当下所面对的挑战,适当的进行调整,使得大学生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非党员干部都自觉地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以及政治行为方式。

  一、高校党建对大学生的作用

  高校党建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在党建中实现政治意识和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政治行为方式转变。在大学期间,面对经济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可以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在大学期间形成的观念也很大程度的会影响对未来生活的观点以及态度,所以这时期也是政治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不仅能够指引着我们向正确的道路前进,也让我们更好的具备一个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素质。其次,高校党建活动组织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治认知,政治实践的平台。不同于其他的活动组织,党建活动组织所独有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理念教育,在政治意识、政治形势、政治决策等基本政治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党建活动组织也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党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都是最直接的政治实践活动,如党员的发展,转正,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都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党课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更是直接向大学生宣传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同学们通过学习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原则,形成自觉的政治行为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好的贡献。

  二、高校党建当下面临的问题

  高校党建活动虽然在学生政治观念的形成提供了许多的平台和机遇,但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高校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活信息接触面广泛,对党建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发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众多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易班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信息内容。学生从新媒体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同时也加大了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难度。全球化的新闻时政、社会百态、价值观念,头条大事等都通过新媒体展现在大众面前。这些海量对受众者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教育,使得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复杂:学生从原来仅相信书本和学校提供的政治教育到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消化了解政治知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难度。海量的信息使得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政治认同的教育越来越容易受到社会信息的影响,削弱党建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政治影响力。

  (二)大学生对政治思想教育有固有态度,加大党建教育难度。当前大学生从主动获取信息发展为被动接收大量信息,使得大学生会被生动有趣的新闻事件所吸引。至于与对待国家大事、时政动态,学生们更多持一种相对冷漠的态度。一旦谈及政治教育类的课程与活动,在大学生的印象中就会主动与“死板”、“枯燥”、“说教”联系在一起。有调查显示,对于每年召开的 “两会”,有 36. 7% 的大学生表示“不关注”或“不太关注”,45.6% 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关注”;在问及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真实态度时,46.9%的大学生表示 “兴趣不大”, 39.8%的大学生表示 “兴趣一般”。大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冷漠和抵触心理,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党建活动教育的难度。

  (三)高校党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较为单一,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有限。 从活动范围来看,党组织进行学习培训主要是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干部,在一定程度上没能在其他学生的发挥其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培养,也形成了一种“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层层教育到发展后的轻松懈怠,将高校党建活动的作用大打折扣;从活动形式来说,党内的党建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多半是召开民主会议或学习党的文件和精神,其他形式的活动较少,党建活动与其他学生活动之间缺乏合作,与团组织、学生社团的活动更是缺少联系,使得党建活动内容比较有限,难以在普通学生当中形成相应的影响力。

  三、高校党建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影响的对策

  为了更好了解如今高校党建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笔者对学校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数据显示,面对主要通过哪些形式加强党的学习,73.81%的人都选择了通过网络电视,集中学习的方式,由此可见,面对党员的知识学习,学生大多通过参加培训的方式集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党组织对于学生日常的政治态度影响有限。同时,调查显示,仅仅只有少数7.14%的人表示会接受到党组织的频繁联络,经常进行双向交流。19.05%的两组人都认为虽然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是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或认为即使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是具体规则大家都不清楚。此数据进一步证实了高校党建在党员群体的生活以及学习中所占比重并不多,有些入党积极分子甚至并不知道党内的规章制度。而被问及党组织的活动状况如何时,近50%的同学认为党组织活动能正常开展,但创新力不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党建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体现了高校党建要提高对大学生政治影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在“微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党建知识。

  结合“微时代”背景下带来的机遇和特点,我们也可以把它运用到党建活动中,更加广泛地运用新媒体进行党建知识的传播。首先,根据快速性以及互动性特点,我们可以在微信等新媒体搭建大学生政治教育微平台,该平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定期向学生传播有关党的知识或者有关国家的时政信息,并提供师生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使得党建工作能够深入人心,引导学生端正的政治态度,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此外,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可以开展“身边的党员典范”栏目,向大学生介绍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也可以与党员进行互动,询问问题,用真人真事,感染大学生,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能帮助更多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态度。

  (二)设立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使党员落实党对大学生政治价值引领作用。

  现今高校党建多限于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课培训,组织党员活动或在发展党员前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并没有让党建工作融入到党员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党员对党的认识仍然流于表面,党组织对党员的考察也流于形式,没能使党员真正发挥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校党建活动,应该从制度保障、工作落实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党员的责任,无论是党员还是入党积极分子都能建立起与党组织工作的关系,从而意识到党组织在自我价值实现中的积极引导作用,从思想上认识党,同时也使党员对党组织提出的各种积极建议得到回应,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实现双向促进。同时,大学生的政治认识是抽象而模糊的,他们对于党的认识主要是建立在对某些组织和个人的态度上,因此党员在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建立起对于党和国家的认识,有助于党组织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影响落到实处。

  其次,党组织可以加强对团组织的引领带动,发挥后备军的力量,实现党建带团建,团建促进党建。党建工作和青年团建工作相互交流合作,运用团组织的平台,发挥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让普通学生加入到高校党建工作和活动中,为党组织献计献策,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同时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党建活动这个平台中,进一步加强政治素养和参与的热情。

  (三)将公寓社区成为党建工作实践的主要载体。

  高校公寓作为大学生娱乐休息的地方,也是同学之间交流接触的最频繁的场所。而公寓同时也是一个能够最及时了解到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或者其他生活矛盾和压力的地方。因此,就着这些有利条件,可以把以学生公寓作为党建工作实践的主要载体。首先,可在学生公寓社区为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做到每个学生党员都在公寓管理工作中有具体的职责任务,不仅要服务和管理好同学,也要让每位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和传播党的理念的重要作用,其次,可以探索在公寓建立学生党组织,以每幢楼为单位,成立公寓学生活动党支部,定期开展各专业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政治常识传播、时政热点解读等工作,同时结合公寓工作,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除了常规的工作外,我们可以将公寓作为党建活动的场所,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将公寓特色融入党建活动中,使同学感受到党的情怀与信念,切换到完整写信模式发送 让党建工作融入大家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使得大学生都自觉地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以及政治行为方式。

上一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篇: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