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9-18 阅读:( )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江沄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实践探究

  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根据教材所设计的按部就班的教学行为,与学生是割裂开来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既无沟通也无交流,教与学完全分离,本应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生物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趣了。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生物学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而生物学与生活密切相连,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生物知识。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刚接触生物学,如果老师能以生活实例作为切入点,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说,如果能将生活实例运用于日常的初中生物教学,就能使学生更形象和生动地理解生物学科知识。

  新课改之所以非常强调回归生活,原因与主张“生活即教育”的背景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教育与生活相脱轨,致使出现许多“高分低能儿”不能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看来,教育不应该与生活相脱节;我国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是教育课程的源泉和动力,所以想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首先要从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接受了生活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是为了学生将来的生活服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设计生活化的内容、提供生活化的实例以及布置生活化的习题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

  在笔者短暂的几年从教经历中,我发现教学内容越贴近现实生活,越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生物知识。将复杂难懂的生物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便能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两个学生反响较好的生活化实例。

  1、乐高积木——原子和分子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这一课,一开篇,文中就提到了“原子”和“分子”两个抽象的概念,但初一的学生尚未学习物理和化学,让他们仅通过文字描述来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理解,可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在这个知识点上,我引入了一个小玩具来帮助同学们理解。

  乐高积木是当地非常常见的儿童玩具,基本每个同学都有玩过。在课堂上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堆只有两种规格的乐高积木,请他们快速地拼成不同的物体。之后请同学结合刚刚拼积木的经历,来尝试着解释到底什么是“原子”和“分子”。最后教师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结合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如果我们把“原子”比作最简单的单块小积木的话,当这些小积木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时,就形成了基本的分子(多媒体展示基本的积木组合),当这些分子经过复杂的排列组合,又所组成的这些城堡、立方体等物体,这时物体所代表的,就是各种物质(同时展示积木组合与不同物质的比较)原子就好像是单块的积木,当原子按一定数量和顺序组合在一起时,那就形成了分子。

  通过这样的活动,诱发了学生的注意,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避免了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有助于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到知识的产生,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门卫——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一课中提到:细胞膜将细胞与外部环境分来,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与此同时,细胞膜还控制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活。但在本课中并未详细说明。我在处理本课教材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未按照课本顺序来进行教学,而是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处理整合,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细胞是组成绝大多数生物的基本单位。只要活着,细胞就会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由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断消耗,因此需要不断地从细胞外吸收物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学生更能代入思考以下问题:细胞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哪些物质是细胞需要的吗?这些物质如何进入细胞中呢?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产生了一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又要如何排出?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细胞膜除了将细胞的内部与细胞外部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之外,还控制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这也就是高中生物所说的“选择性的物质进出”。

  怎么理解“选择性”呢?我开始讲故事了。

  “同学们,我们在校园里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让你们能够安静地学习,那是什么将学校内部和外界分隔开来呢?”学生很快就能反应过来,是学校的围墙,起到了与细胞膜类似的作用。

  “那是不是外面的人随便都可以进入细胞校园,同学们随谁便便就能走出校园呢?”我们学校的校门出入是非常严格的,进出校门,这是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这个例子非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进而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

  “那什么人可以进入校园,同学们又使在何种情况下能够离开校园呢?”学生的认知兴趣被激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生物的学习中。通过小组表达交流合作,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最后教师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结合动物细胞结构简图进行小结。

  学校围墙上有一些通道(大门),由门卫进行着把关。

  学校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意地进出校园——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

  家长平时不能随意进入校园,在与老师联系好得到允许后可进入——部分物质被需要时选择进入

  同学上课期间不可随意离开校园,得到请假条后方可离校——部分物质选择离开

  无关人员、危险分子不可进入校园——有毒物质无法进入细胞

  故我们说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生活化的作业也能优化学生的实践,使实践更理性化。如在学习了细胞膜的功能之后,布置这样的作业:葡萄被晒干后,它的水分散失了,吃的时候仍然有甜味。你能用我们刚刚所学的知识来进行解释吗?新鲜苋菜用清水洗的时候后,水是清的。萎蔫的青菜泡水后变得硬挺而新鲜,而清水不变色。为什么炒熟了苋菜汁液却是红的呢?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使学生所习得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供述,加强知识的应用,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学生更能够经历和体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成功喜悦,会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因此教学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呼唤,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出的重要特色。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难点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很难找到恰当的例子来进行突破,深感自己知识和阅历不足,还需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参考文献】

  [1] 卢峥嵘.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2] 李竞.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J]. 《快乐阅读》. 2016(22)

  [3] 徐格格. 优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施方法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12)

  [4] 张永刚. 浅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 《中华少年》. 2015(13)

  [5] 邢华贵.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 《文理导航(中旬)》. 2017(7)

  [6] 唐素萍. 浅谈关于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策略[J]. 《科学中国人》. 2016(36)

  江沄(1988.9-) 泉州鲤城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 ,研究方向:动物毒理学 ,所在学校: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

下一篇:浅谈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